紅豆薏米怎么煮祛濕
因為天氣的原因,或者是因為人體自身的原因,患有風寒濕熱的人們越來越多。所以大家也都在想辦法,如果不用打針吃藥,養生的方法可以祛除濕熱就會更加理想了。當前紅豆薏米是比較流行的一種預防疾病的食物。兩種食物搭配,能夠抗癌,養生。可是紅豆薏米怎么煮祛濕呢?
去濕氣的紅豆薏米湯怎么做
1.紅豆和薏米清洗干凈,提前用清水泡4小時,否則不容易煮爛。
2泡好后直接放入奶鍋中,加入清水開火煮,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泡豆子的水千萬不要倒掉,因為泡的過程中,部分營養物質已經溶入了水中,如果倒掉那就浪費了。
3大火煮開,少加點涼水繼續煮開,然后加涼水再次煮開,反復兩次,這樣做的目的是縮短煮制時間,豆子容易成熟開花。
4等再次開鍋后關小火,煮20分鐘左右關火。
5不要揭開鍋蓋,燜10分鐘就可食用了。
注意事項
豆子和薏米都不易煮熟,所以要提前泡發。
祛濕時煮紅豆薏米最常犯的四個錯誤
首先,紅豆錯了!
中醫上講的“紅豆”指赤小豆,紅豆養心,而赤小豆才去濕,赤小豆用藥,紅豆作食。市場上所售大多為紅豆,我們購買時可以從外形上來區分,紅豆較圓,赤小豆細長,不要買錯哦,否則吃再多也沒用。
其次,薏米錯了!
薏米性寒,如果直接煮很傷脾,尤其是每天都煮紅豆薏米水喝的朋友。第一,一定不要天天喝,脾胃承受不了;第二,將薏米干炒后,再熬粥或煮水,這樣能一定程度上減輕薏米的寒性。因為脾是負責運化體內水分的,如果脾傷了,濕氣更易滯留體內,出現越去濕濕越重的情況。
只去濕不健脾錯了
“脾虛濕盛”濕氣隨分為內濕和外濕,但是,當脾虛了,不但抵御不了外濕的侵襲,還會不斷的滋生內濕,所以去濕一定要健脾,另一方面,如果濕氣不祛,又會加重脾虛。二者相互影響,互為因果,所以去濕的關鍵在于健脾。
最后,去濕不分寒濕濕熱錯了!
六邪之一的濕邪形成后,一般不單獨存在,極易與寒、熱勾結為寒濕、濕熱,也因其復雜的屬性,有“千寒易祛,一濕難除”之說。如何判斷濕氣屬性?很簡單,觀察舌苔,如果舌苔發黃則說明體內有熱,發白則說明體寒。
不去醫院,自己在家用一些飲食方子調理去濕氣的時候,一定要弄清楚食物的作用,否則會起不到一點效果,甚至加重癥狀。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