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失眠 離抑鬱症有多遠?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連結

失眠該看哪個科?

一說到失眠,相信絕大多數人想到要去看神經內科,其後發生的事情是可以想像的:肯定是先一系列的神經內科的檢查,譬如腦電波等等,如果一切正常,那等待你的一定是種種幫助睡眠的藥物,但往往這些藥物的幫助並不大。此後,失眠就好像成了不治之症,你也被冠上了“神經衰弱”的帽子,成了醫院的常客。

除了在神經科,在醫院的很多其他科室幾乎都可以見到神經衰弱的人,因為除了失眠以外,神經衰弱的人往往還常會伴有身體上的不適。不過不知道是幸運還是不幸,一切檢查結果卻又總顯示他們並沒有任何器質性的改變。儘管一次次的檢查結果顯示一切正常,但他們往往換一個科或換個醫院繼續查找自己的病因,或尋求靈丹妙藥來解除自身的痛苦。

雖然看了很多醫生,檢查了很多專案,試了很多治療方法,但卻很少有人能想到去精神科或臨床心理科診治,甚至很多臨床醫生都還沒有認識到心理問題和情緒狀態對軀體感覺和睡眠功能的關鍵性影響。神經衰弱在疾病分類中應歸屬於精神科,在教材體系上也屬於精神衛生學,因此精神科醫生才是最擅長診治神經衰弱的人。

女性更易感

根據有關調查顯示,神經衰弱女性患病率為15.8‰,而男性患病率為2.3‰,女性患病率明顯多於男性。這主要是由於女性有獨特的生理特點:

1.內分泌:月經前期,因雌激素水準增高黃體酮缺乏等影響,常可引起性激素之間的不平衡,出現胸悶、情緒焦慮、悲傷欲哭,對各種刺激過敏等。產褥期,由胎盤分泌的黃體酮、雌激素水準下降,易致腦機能障礙,也易出現神經症狀。

2.獨特的生理過程的特點如月經、妊娠、分娩、泌乳和產褥等。由於上述兩個因素的影響,女性常可出現情緒波動大,喜悅、悲傷、興奮、抑鬱、焦慮等,總之是情緒多變。

在被診斷為神經衰弱的人中,女性也明顯多於男性。這除了受女性本身獨具的生理因素影響外,還與文化和傳統意識有關。在這種環境下,女性往往性格趨於內向,情感更為豐富,對情感的體驗也更為細膩、敏銳。所有這些,都成為女性的易感因素。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連結

神經衰弱大多是抑鬱症

被神經科的醫生診斷為神經衰弱的人,如果此時看精神科,得到的結論可能就是抑鬱症。為什麼同樣是醫生,但得出的結論卻是如此大相徑庭?這是誤診嗎?

許多本該診斷為抑鬱症的人卻被統統劃歸為神經衰弱,原因之一是由於很多內科醫生缺乏相關的精神病學方面的知識,無法準確對抑鬱症進行識別。由於抑鬱症的早期症狀就是失眠,而在我國,失眠往往就是神經衰弱的代名詞。二是由於受傳統觀念的影響,神經衰弱相對於抑鬱症來說要容易接受得多。而在美國的疾病診斷標準中,根本就沒有神經衰弱一詞,有調查顯示:在被診斷為神經衰弱的人中,有86%以上實際上是抑鬱症。但實際上將抑鬱症診斷為神經衰弱,就好像把肺炎診斷為感冒,後果可能會很嚴重。

抑鬱症的發生是三個方面綜合作用的結果,除了心理原因,還有社會原因和生物學原因。生物學原因指的是在大腦中的神經介質發生了紊亂,這是患抑鬱症的主要原因,所以必須通過藥物治療。

神經衰弱與失眠的區別

有一部分人睡不著覺就稱自己是患有神經衰弱,但把神經衰弱與失眠混為一談,其實是錯誤的。大約有96%的神經衰弱的人都有失眠的主要症狀,但是神經衰弱有其獨特的特徵,主要表現為精神易興奮、易疲勞,伴有各種身體不適感和睡眠障礙,且病程很長,症狀時輕時重,每次病情波動常與心理因素有關。若出現失眠的同時,還有頭痛、頭昏、記憶障礙、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症狀,則可以考慮為神經衰弱。

神經衰弱的失眠主要表現為入睡困難,常會感到睡眠不足和多夢,且夢境內容多為惡夢,能清晰回憶。特別要提醒的是,如果是有頑固性失眠,就應考慮到是抑鬱症的可能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