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健康

你離乳腺癌還有多近 八類女性易患乳腺癌

生活方式、飲食習慣和環境因素的變化,都可能為乳腺癌的發生提供溫床。你離乳腺癌有多遠?

1、13歲前月經初潮或絕經晚

女性月經初潮早(12歲前來月經),絕經較晚(50歲以後絕經),經期長(大於35年),都是公認的發病危險因素。統計資料表明,月經初潮年齡每提前 4-5歲,患乳腺癌的幾率就增加1倍;初潮年齡在13-15歲以上者,患乳腺癌的機會要比12歲以下者少20%。

絕經期在55歲以下者,乳腺癌的發病率則較低。絕經年齡大於55歲者比絕經年齡小於45歲者危險性增加1倍左右。

2、反復做人工流產手術

反復人工流產會使女性患乳腺癌症的可能性大增。一項研究表明,自然流產不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險性;而18歲以前做過人工流產的婦女,比沒有做過人工流產者高110%。

這是因為懷孕婦女每次人工流產後,妊娠被突然中斷,體內激素水準驟然下降,使剛剛發育的乳腺突然停止生長,使得腺泡變小以至消失,乳腺復原。而這種復原通常是不完全的,容易造成乳腺腫塊和發生疼痛,可誘發乳腺疾病,反復多次的乳腺病變可成為乳腺癌的誘因。

3、晚婚晚育女性易患乳腺癌

有關資料表明,從未生育的婦女患乳腺癌的危險性比已生育的婦女高30%;35歲以上的妊娠初產者患乳腺癌的相對危險性是30歲以下妊娠初產者的3-4倍;未哺乳的婦女患乳腺癌的危險性比哺乳婦女大1.5倍以上。

因此,現代女性要提高自我保健意識,提倡晚婚晚育,但也不宜太遲,女性結婚最好在28歲以前。要提倡母乳餵養、合理膳食和加強體育鍛煉等科學生活方式,注意保持心胸開闊,避免抑鬱、發怒,維護好身心健康。這些都是預防降低乳腺癌發病率必不可少的。

4、未哺乳

如初次生育年齡超過30歲或未生育未哺乳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危險性高於其他人群。

婦女分娩後正確哺乳能保持乳腺的通暢,對乳腺癌的發生有預防作用。研究表明,適當延長哺乳期不僅有益於嬰兒的健康成長,而且還可使年輕的媽媽患乳腺癌的危險性減少20%至30%,也可降低患卵巢癌的風險。

哺育母乳可以促進子宮收縮,有效地消耗懷孕時累積的脂肪,促進身材恢復,避免產後肥胖。

5、常用激素類藥品或化妝品

有些藥物如降壓藥利血平、吩噻唑等及甾體類藥物有增加乳腺癌患病率的作用。有些保健品、護膚品、化妝品中含有致癌成份,因此婦女不能隨便補充雌、孕激素。

鄰苯二甲酸酯是一類能起到軟化作用的化學品。它被普遍個人護理用品,如指甲油、頭髮噴霧劑、香皂和洗髮液等數百種產品中。

在化妝品中,指甲油的鄰苯二甲酸酯含量最高,很多化妝品的芳香成分也含有該物質。化妝品中的這種物質會通過女性的呼吸系統和皮膚進入體內,如果過多使用,會增加女性患乳腺癌的幾率,還會危害到她們未來生育的男嬰的生殖系統。

6、肥胖女性

國外調查發現,較長期高脂肪、高蛋白質膳食史而致肥胖的婦女,尤其是在老年婦女中,體重增加可使患乳腺癌的危險性升高。

調查還表明,適度的體育鍛煉可減少52%的乳腺癌患病幾率,這對絕經前或絕經後的婦女都是如此。而做劇烈體育運動的婦女也會減少患病幾率,但差異並不顯著。這是因為,適度的體育鍛煉更易持久,而劇烈的體育運動則易時常中斷。所以預防乳腺癌需要多參加體育運動,多多鍛煉身體。

7、有乳腺癌家族史除去遺傳原因和環境因素

研究表明,三分之一的乳腺癌患者都是因為基因遺傳而致病的。

8、反復長期接觸各種放射線(多次放射線、電腦、手機等)

乳腺是對電磁輻射致癌活性較敏感的組織。年輕時為乳腺有絲分裂活動階段,對電磁輻射致癌效應最敏感,因此電磁輻射很容易導致乳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