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不要拋棄葡萄皮

文章導讀

很多人在吃完葡萄後習慣性的就把葡萄皮吐掉,覺得葡萄皮澀澀的不好吃,其實研究證明,葡萄皮的營養價值很豐富哦。

一般人在吃葡萄時,因為葡萄皮有澀味,都要把皮吐掉,這會流失很大一部分來自葡萄皮的營養。營養學家發現,葡萄皮中含有比葡萄肉和葡萄子中更豐富的白藜蘆醇,這是一種多羥基酚類化合物,這種物質除能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外,還具有極強的抗癌能力。在花生等70多種人類食用的植物中多少不等地存在著白藜蘆醇,而葡萄皮中的含量最高,達到50-100微克/克。

美國芝加哥伊利諾伊學院的科研人員通過對這種物質進行反復試驗,發現並確定了該物質具有極高的抗癌功效。他們對患有癌的實驗鼠投喂了18周這種物質,然後與患有皮膚癌而未投喂這種物質的實驗鼠進行比較,結果發現,吃了這種物質的實驗鼠的癌細胞減少了68%-98%。一般來說,癌的發生大致分為3個階段,一是正常細胞的DNA受到損傷;二是細胞分裂加快,進入癌化過程;三是腫瘤惡化,開始轉移。白藜蘆醇對這3個階段的癌症均有高效抑制作用。 另外,來自巴西里約熱內盧聯邦大學的科學家發現:葡萄皮,特別是紫葡萄皮,含有一種能夠降低血壓的黃酮類物質。給兩組老鼠吃富含鹽的食物,同時一組喂葡萄皮,另一組喂葡萄肉,結果發現,吃葡萄肉的老鼠血壓由120毫米汞柱升到了200毫米汞柱,吃葡萄皮的一組雖然血壓上升,但沒有超過150毫米汞柱。黃酮類物質還能促進血中的高密度脂蛋白升高,從而降低血液中有害膽固醇的含量,防止動脈粥樣硬化,保護心臟。有研究稱,葡萄皮的顏色越深,其中的黃酮類物質含量越高。葡萄皮中還含有豐富的纖維素、果膠質和鐵等,可以補足現代人飲食中缺乏的營養。

現在已經有人著手研究利用葡萄皮殘渣作為添加料加工食品,以利用葡萄皮中含有的豐富的白藜蘆醇、纖維素、黃酮等物質,用以治療膽固醇過高、糖尿病等病症。吃葡萄時,我們一般都把葡萄皮吐掉。殊不知,葡萄皮是一種良藥。科學研究發現,葡萄皮中含有一種叫白藜蘆醇的化學物質,可以防止正常細胞癌變,並對小鼠皮膚癌具有防治作用,說明這種物質具有良好的防癌、抗癌作用。此外,巴西有研究人員發現,葡萄皮中還含有一種可降低血壓的成分,具有良好的降壓和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

可見,葡萄的科學吃法應該是帶皮吃,尤其是老年朋友,常食葡萄有益健康長壽。食用時宜洗淨果皮.有營養學家建議,吃葡萄只要在食用前充分洗淨果皮,整顆入口,連皮帶子一起吃,這樣營養就會達到“百分百”。“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再是一句調侃繞口令,而是一個科學飲食的的訓言。紫色的 葡萄皮還可以去除沾到皮膚上難以清洗的青黃色的污漬。

看了以上內容後,相信你不會再輕易的拋棄葡萄皮了,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