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三種有效預防H1N1流感食療方

全球蔓延的甲型H1N1流感令很多人惴惴不安。由於甲型H1N1流感的症狀與其他流感症狀類似,一些人總是將自己出現的發熱、咳嗽、流鼻涕等狀況和甲型H1N1流感混淆在一起。每年的這個季節咳嗽、感冒的患者都不少,如果沒有接觸史,出現上述症狀後不必過於擔心,只要對症治療就好。

心理預防疾病是關鍵

“另一方面,心理狀態的異常,也是容易讓流感入侵的重要因素。” 張忠德說,心理狀態差,必然會影響到人體的整體防禦功能。精神越緊張、懼怕,越容易造成免疫功能紊亂。因此,心理預防也很重要。首先要正確認識流感的特徵,知道它的傳染性、危害性,不必緊張,更不要懼怕。經常與親人、朋友交流資訊,溝通感情,保持良好的心態。如果自己的親人或朋友發生流感,要沉著應對,及時送醫院診治,做好預防隔離工作,千萬不要恐懼。

三個預防流感的食療方法

「豆豉二白湯」淡豆豉10g(中藥房有售),蔥白15g,白蘿蔔30g,加水適量,煮沸熱飲。

「姜棗蘇葉湯」生薑3g,大棗3枚,蘇葉3g,紅糖15g.生薑切絲,大棗劈開,與蘇葉共裝茶杯中,沖入熱水200ml,加蓋浸泡5分鐘,加入紅糖,攪勻趁熱飲用。

以上兩方適用于平時怕冷而易感冒的人。

「清熱利濕湯」蘇葉20g、綿茵陳30g或木棉花50g,煲豬瘦肉,適用于平時易“上火”或“濕熱重”的人。

處方1:蘇葉10g,北杏10g,桔梗10g,薏苡仁15g,菊花10g,連翹10g,蒼術10g,甘草5g,適用於平素體質偏熱者。

處方2:蘇葉10g,北杏10g,桔梗10g,薏苡仁15g,陳皮5g,桂枝5g,蒼術10g,甘草5g.適用於平素體質偏寒者。

溫馨提示

應用預防中藥,一定要因人而異,老人和兒童應在醫師指導下減量服用。有慢性病者、婦女經期、產後應慎用,孕期忌用。服藥後如感到不適,應停服或諮詢醫師。對中藥物有過敏史者應禁用。過敏體質者,最好請醫師開專方。

另外,根據中醫三因制宜的原則,結合中藥現代研究成果和多年來預防流感的經驗,從抗病毒角度出發,還可以在以上用方基礎上加板藍根、紫草、甘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