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貧血有哪些症狀

文章導讀

貧血疾病的發生率在現代社會有了上升的趨勢,特別是女性朋友更容易出現缺鐵性貧血的情況,如果在貧血疾病帶來相關症狀後大家沒有引起應有的重視,任由病情繼續發展,那貧血嚴重的話就會帶來極嚴重的後果,所以,對於貧血有哪些症狀,我們是有必要進行瞭解的。

只有在瞭解了貧血有哪些症狀以後,我們才能做到及早發現貧血疾病,及早給予恰當的治療,才能避免貧血進一步發展而產生更為嚴重的不良後果,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瞭解一下貧血的症狀表現。

1.營養不良性貧血

營養不良性貧血主要指體內嚴重缺鐵,其次是缺少維生素B2而引起的貧血。

病因:許多女性過分控制飲食,對肉類、雞蛋和 牛奶 不敢沾,甚至連植物油也吃得少,長期以青菜、蘿蔔之類素食為伍,從而導致貧血。

症狀:病人除有頭暈、耳鳴、眼花、倦怠、頭髮乾枯脫落等一般貧血症狀外,還可伴發食欲不振、腹瀉、口瘡、舌炎等。

防治:營養不良性貧血的防治關鍵是調整膳食營養結構、科學進餐。早餐能攝取足夠的高熱量優質蛋白,如豆漿、雞蛋、牛奶等;中餐能從菜肴中廣泛攝取各種營養素;晚餐少吃脂肪多的食物和甜食,以防止消化不良和肥胖等。紫菜頭、胡蘿蔔、柑桔、番茄等宜多吃一些,患有腸炎、潰瘍病應積極治療,以改善全身營養狀況。

2.缺鐵性貧血

缺鐵性貧血是指體內貯存鐵不足,影響血紅蛋白合成所引起的一種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是世界各地包括我國貧血中最常見的一種。本病發病率甚高,幾乎遍及全球。

病因:鐵是造血的重要微量元素,膳食中缺鐵是貧血的主要原因。另外鉤蟲感染、胃腸吸收不良、胃和十二指腸潰瘍病出血、痔瘡出血以及婦女月經過多、青春期功能性子宮出血等均可造成缺鐵性貧血。

症狀:與營養不良性貧血的症狀差不多,可通過測驗頭髮中的微量元素加以鑒別。

防治:治療缺鐵性貧血可用硫酸亞鐵或10%枸檬酸鐵銨5 20毫升,每日服3次。同時還需同服維生素C100-200毫克,每日3次,以促進鐵的吸收。貧血症狀消失後,為鞏固療效還需繼續服藥1-2個月。

輔助治療:

高蛋白飲食。蛋白質是合成血紅蛋白的原料,應注意膳食補充,每日進食80克的動物肝臟、瘦肉類、蛋、奶及豆製品等優質蛋白質食物。

適量攝人脂肪,每日以 50克左右為宜。脂肪不可攝人過多,否則會使消化吸收功能降低及抑制造血功能。

進食含鐵豐富的食物,如菠菜、紫菜頭、動物肝、動物血及山楂等,提倡使用鐵鍋。

膳食中應包括含維生素豐富的食物,特別是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對防治貧血有很好效果。

糾正不良的飲食習慣,如偏食、長期素食等。

上述就是專家關於貧血有哪些症狀的介紹了,希望在平時生活中大家能夠做好有關貧血的預防和治療措施,避免受到貧血的困擾,如果不慎發生了貧血,則應積極的進行治療,在治療時除了在醫生指導下用藥外,還得注意飲食上的調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