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治療腎結石 慎防4大瓶頸

瓶頸一:

藥物排石,改善症狀不除石。此方法只適合於泌尿系結石小於0.5釐米、且無泌尿系狹窄的患者,及膽系結石小於0.3釐米的且無慢性炎症的患者。但結石患者多數伴有感染,這會加重梗阻。故藥物往往只能改善症狀。如原有的生活方式、飲食習慣沒有改變,結石仍會悄悄生長。當再一次出現症狀時,結石通常長大了許多,讓患者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

瓶頸二:

手術取石,除了結石傷了身。不論是傳統的膽囊切除術、膽總管切開取石、部分肝葉(含有結石的)切除術、腎切開取石術、輸尿管切開取石術等取石術,還是腹腔鏡取石,只要是手術,便意味著要不可避免地帶來創傷。傳統手術取石切口大、損傷大、危險大,而且恢復時間長;腹腔鏡手術的切口雖較小,但要求較高,對多發結石、有慢性炎症的結石均不適合。

瓶頸三:

排石不當,痛苦大、危害多。泌尿系結石的藥物排石,如結石表面不光滑,有銳利的毛刺,在輸尿管中滑行時,強行排石就會嚴重損傷輸尿管,同時患者疼痛難忍;膽系結石中結石直徑較大者,如直接採取藥物排石會引起結石嵌頓於膽囊頸部、膽囊管及膽管內,不但結石排不出,反而加重患者的痛苦,有的還會出現嚴重的併發症。

瓶頸四:

取石不盡,損傷大、易復發。手術取石有很高的殘石率,結石一般取不盡。如腎結石取石,對長在腎門處、伸展於腎盞的結石,因手術無法取盡,多建議患者切除腎臟;肝內膽管結石合併化膿膽管炎時,要做含有結石的部分肝葉手術切除術,而對於其周圍仍存在散在的、小的膽管結石,仍無法手術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