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預防青少年口吃的方法

文章導讀

口吃不僅影響孩子的生活,也會影響他在社會中的地位。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預防青年少口吃的方法。一是對尚未發生口吃兒童的預防;二是對剛有口吃現象兒童的預防。其一,不要讓孩子去模仿別人的口吃。

一、兒童未發生口吃的預防

口吃患者中有相當部分的人是小時候見人家口吃的樣子特別有趣,就學習口吃患者結結巴巴的樣子,學久了,自己就成為一個口吃者。因此,家長和老師看到孩子模仿別人的口吃時要馬上勸阻。勸阻他們千萬不要學習別人的口吃。

1、兒童時期的孩子有一個心理特徵就是好模仿。因此,不僅家長與老師,所有的成人都有這個任務:勸阻孩子模仿口吃。社會也有這個義務。筆者認為,電影、戲劇中最好不要出現口吃者。筆者治療的口吃者中就有模仿(渡江偵察記)中的口吃者而得的,也有模仿《黑貓警長》中的口吃者得的。為了避免更多的孩子從影視或戲劇中模仿口吃者,筆者倡議所有的影視作家、戲劇作家們不要創作口吃者的形象。

2、不要嚇唬孩子。口吃患者中有不少人是由於受了驚嚇而成為口吃者的。為了杜絕孩子由於受驚嚇而成為口吃者,家長千萬別嚇唬孩子。孩子比較幼小,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較差,驚嚇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是極為不利的,就是不發生口吃也可能發生其他心理疾病。所以,家長和老師等成人不要用嚇唬的手段教育孩子。

3、在孩子偶爾發生口吃而受到夥伴的哄笑時,老師與家長要批評哄笑者,對受哄笑的孩子要及時進行安撫。讓他不要在乎夥伴們的哄笑。向他說明哄笑者並無意,以後再也不會發生類似的事情,以消除他的擔憂。

二、兒童剛有口吃的預防

處在兒童期的孩子,他們的發音器官、生理、心理尚處在未成熟階段,剛有口吃現象發生,還不是真正的口吃患者,這稱為假性口吃。此時,如果家長、老師能正確對待,許多孩子會慢慢好起來的。

1、不要打他、罵他,不要取笑他,更不能學他口吃的樣子。打罵、取笑、學他的樣子對孩子來說,只會增加他們的心理壓力,產生害怕心理,口吃只會越來越嚴重。正確的態度是對他們的口吃抱無所謂,讓他們有一個寬鬆的心理環境。有無數事實證明,當孩子有一些口吃現象,老師與家長應對他們抱有正確的態度,耐心地讓他們把話講完。在他們話講得流利的時候就鼓勵他們,這樣不少孩子的口吃現象會慢慢地改掉的。

2、家長對孩子的口吃要抱寬容態度,要無所謂,不要緊緊盯住孩子的口吃。家長或老師如果容納他們的口吃,對他們發生門吃現象抱無所謂態度,孩子自己也就不在乎。自己不在乎,在說話時心理就不緊張。心理不緊張,口吃也就會慢慢地好起來。如果家長或老師對他們的口吃現象緊盯不放的話,他們的㈠吃不但不會好起來,反而會越來越嚴重。

3、可以讓他們慢慢地朗誦詩歌或說故事。不識字的兒童可以讓他們學看圖說話,說得流暢時就表揚,說得結結巴巴時可以鼓勵他們慢慢地再說一遍。與其口吃現象嚴重了才引起家長與老師的注意進行矯治,不如在口吃現象剛發生時就要予以正確應對這樣才能有效地控制口吃現象、消除口吃現象。口吃現象發生的第一個高峰階段是在幼稚園與小學低年級。如果這一階段家庭與學校能夠正確地對待有口吃現象的孩子,則他們中的大部分就會不治自愈。

以上預防青少年口吃的方法,家長朋友們都瞭解了嗎?如果孩子口吃嚴重,一定要到相關醫療機構進行科學的治療,青少年的口吃較老年口吃好治療,不要讓口吃影響了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