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康帥博”、“娃恰恰”橫行農村,舌尖上的安全如何保障?

文章導讀

現在買東西要睜大眼睛啦!“康帥博”、“娃恰恰”等山寨版食品已橫行市場,已農村市場居多。對於這些山寨食品的安全問題大家也是擔驚受怕的。下面我們來看一篇報導。

家鄉在萬年縣石鎮街的王女士稱自己回家過年期間,買到許多山寨假冒偽劣食品,她為農村的食品安全問題感到擔憂。很多網友也反映,這個問題在自己的農村家鄉同樣存在。對此,專家呼籲加強農村食品安全監管,並提高農村居民的食品安全意識。

買娃哈哈買到娃恰恰

王女士說:“大年三十做好團圓飯後,我在家旁邊的小賣鋪買飲料,本想買‘娃哈哈’營養快線的,買回來才發現,是山寨食品‘娃恰恰’。我不敢拿給家裡的孩子喝,但我母親卻說沒事,稱鎮上都是這樣賣的。”

王女士表示,幾天後,她在那家小賣鋪發現,該店還有許多山寨食品,如“康帥博”乾脆面、“口渴可樂”汽水、“粵利粵”餅乾等。村裡的人也知道這些是假冒偽劣食品,但不可能時時都到縣城去買東西,所以有時候只能無奈購買。

文章導讀

收禮收到過期食品

王女士說:“過年期間,大家都會互相拜年,我發現很多禮品都是過期食品,根本不能吃。大年初三,我小姨拎了一箱牛奶來我家拜年,我發現這箱不知名的牛奶外包裝上沒有生產日期。打開一看,才發現箱內獨立包裝的奶盒顯示,牛奶已經過期4個月,最後我只得把這些牛奶丟掉。”

王女士表示,春節期間禮尚往來的這些垃圾食品,就像‘擊鼓傳花’遊戲一樣,最後落在誰家,誰就只能自認倒楣。

文章導讀

聲音 堵住農村食品安全監管漏洞

對此,江西省社科院經濟所所長麻智輝認為,城鄉二元結構是導致問題食品流向農村的現實基礎。

麻智輝認為,農村不應是問題食品的“法外之地”,城鄉二元結構更不是監管選擇性失明的理由。只有首先徹底堵住監管漏洞,讓問題食品在農村無機可乘,同時各職能部門加強食品安全知識宣傳,通過多種形式,傳授鑒別假冒偽劣食品的方法和維護消費權益的途徑,不斷增強農村群眾的食品安全意識、維權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才能真正保障數億中國農民“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