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退行性關節炎

文章導讀

退行性關節炎主要發生在老年人身上,一般表現在腰部、腿部和關節處,症狀是疼痛。造成退行性關節炎的病因是老年性退化,也就是老年人的身體器官發生了衰退的變化。當然了,骨骼也不例外。一般只要老年人在活動的時候避免過度的負重或者頻繁的使用關節,就能避免退行性關節炎的發生。

老年人身體本來就不是很好,在生活中應該注意避免負荷活動,像退行性關節炎的危害是很大的,長期的疼痛讓老人承受著很大的痛苦,應該及時的進行治療,避免傷情擴大。

退行性關節炎又稱肥大性關節炎,是指一些老年人常常會有腰痛、腿痛、關節痛。由於它多見於老年人,因而也稱作老年性關節炎。老年性退化,是引起退行性關節炎的主要原因。中老年後,一切組織器官都會發生退行性變化;骨和關節組織也不例外,退行性變化,尤其好發于承重的關節和多活動的關節。過度的負重或過度的使用某些關節,可促進退行性變化的發生。此外,如關節內骨折、糖尿病、長期不恰當地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等因素,均可促進退行性變化的形成和加速已存在的退行性變化的發展。

骨性關節炎(osteoarthritis)和骨性關節病(osteoarthrosis)近來也以軟骨軟化性關節病(chondromalacicarthrosis),退變性關節病(degenerativearthritis)、肥大性關節炎(hypertrophicarthritis)、關節炎畸形(arthritisdeformans)表述活動關節(滑膜關節)發生於老年的特發性、慢性進行性疾病。病理特點為局灶性關節軟骨的退行性變,軟骨下骨質變密(硬化),邊緣性骨軟骨骨贅形成和關節畸形。臨床表現為反復發作性關節疼痛,滲出性滑膜炎、關節僵硬和進行性運動受限。

X線檢查,關節間隙變窄,軟骨下骨質緻密增厚,軟骨下囊腫和邊緣性骨贅。退變過程先從關節軟骨開始,由表層關節軟骨改變進行性延及關節軟骨全層。隨生物化學的改變,出現對壓力和張力承受能力降低,大量纖維組織形成,深部劈開碎裂,最後軟骨完全侵蝕,軟骨下骨外露。與軟骨表面早期改變的同時,軟骨下骨血管增多,血管深達鈣化層,穿透病灶。由於關節軟骨被侵蝕,軟骨下板層骨及其相鄰骨小梁增厚和變粗。

人上了年紀身體就大不如前從前,慢慢的開始衰退,很容易出現各種疾病,尤其是骨骼方面,應該注意適當的鍛煉,多補充鈣物質,避免出現像退行性關節炎這樣的骨科病。還有一點是目前根本沒有特效治療退行性關節炎的方法,只能減輕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