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胃潰瘍患者的飲食護理

文章導讀


現如今,人們的生活壓力不斷的增大,很多朋友都出現了不同的胃病,其中胃潰瘍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給人們你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響。胃潰瘍的發生與患者的飲食息息相關。因此,對於胃潰瘍患者來說,一定要在飲食方面做好護理,這樣才能有效的輔助其治療。


胃潰瘍患者在日常飲食方面,一定要遵循一定的原則,這樣才能有效的控制病情的發展。那麼,胃潰瘍患者的飲食護理有哪些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瞭解下胃潰瘍患者的飲食護理吧。


進食時情緒要放鬆,少說話,要細嚼慢嚥,進食要定時、定量,避免過飽過饑,以保證胃有規律的收縮、蠕動及排空,更重要的是保證消化液有規律的分泌,從而有利於潰瘍的癒合。進食前喝一口湯,這相當於運動前的準備活動,進食後喝一些湯水,這樣對消化有益,飯後不做劇烈運動,否則會影響胃的消化功能,也不利於潰瘍癒合。


潰瘍病發作期要做到少吃多餐,特別是十二指腸潰瘍患者,胃酸偏高,常表現饑餓痛、夜間痛,“多餐”飲食能保證胃內不斷有食物來中和稀釋胃酸,起到“止痛”作用。潰瘍病發作時可吃流質或半流質食品,合併有嘔血時要暫時禁食。


祖國醫學認為,淮山、苡仁、雲苓、白蓮、大棗等,既能補脾胃,促進潰瘍的好轉和癒合,又能增進食欲。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可用綠豆30克,豬苦膽1個,用膽汁浸綠豆1日,取豆曬乾,研為細末,每日1次,每次服3克。


溫馨提示:以上就是有關胃潰瘍患者飲食護理的簡單介紹,希望能為朋友們帶來幫助。在日常生活中,患者朋友們一定要特別的注意,科學飲食是治療胃病的一大重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