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健康的定義—評點中、西醫異同

眾所周知,西醫在判斷疾病是否治癒時,一般都需要通過檢測指標是否恢復正常來下結論,也就是說只要指標不正常,就不能算作疾病治癒,更不能算是已經健康了,即使你自己沒有任何不適感覺,且也能非常正常地進行日常生活及工作。雖然這樣的看法、觀念總體上看是正確的,但有時也存在一些問題認識誤區。這是因為,許多實驗室及儀器的檢測指標會因人、因時、因地、因氣候而異,再者,到目前為止,人體的許多檢測資料還不能完全明確其有效性,且許多身體內的物質內容還無法用現代的檢測方法檢測出來,也就是無法得到現有儀器設備的明確檢測,因此,這種單純以“資料指標論健康”的方法,並沒有十分的把握,甚至還會導致出現一些誤差。

雖然在眾多人群中制定了那樣一個指標數值,但針對個體而言,可能只有一個數值是他本人正常的。就舉前面說過的睾丸酮水準的例子來說,雖然有一個正常範圍的數值,但每個人卻只一個數值是正常的(當然也會隨著年齡、環境、飲食的變化而有所變化)。當然,西醫的檢測指標也是很有用的,比如檢測出你是否乙肝“小三陽”、“大三陽”?是否丙肝HCV陽性?是否目前的血糖異常等,都對通過判斷,加強針對性預防疾病的發展,改善身體健康狀況有益。

中醫則以人體證候判定健康與否。有人說,中醫的健康觀不正確,明明還有乙肝“小三陽”、“大三陽”,怎麼可以認為沒有症狀就是健康了呢?其實,這是完全曲解了中醫的健康觀。這是因為中醫判定健康與否,主要不是看你是否能正常工作生活沒有任何自覺症狀了,而是通過中醫的望、聞、問、切四診綜合來判斷人體證候情況,然後確定健康狀況。

扁鵲給蔡桓公診病、張仲景給侍中大夫王仲宣診病的故事就不必講了,就是現在許多找中醫大夫進行養生調理的男男女女,哪個不是通過中醫的望、聞、問、切四診確定其證候特徵而進行的中醫養生調理。就拿乙肝“小三陽”、“大三陽”來說,雖然中醫不一定能看出是否有乙肝病毒感染,但卻一定能知道肝氣鬱滯、脾運失職、氣血瘀滯等證候特徵,並加以養生調理。退一步來說,即便沒有中醫的診病技術,絕大多數人還不是根據自己的自我感覺來判定健康狀況的嗎?從這一點上看,中、西醫對健康的判定均有各自的優勢,但最好是綜合在一起來判定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