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中醫針灸治療冬季鼻出血

冬季氣候乾燥,早晚溫度比較低,造成鼻粘膜抵抗力大大下降,很容易出現鼻出血的現象。近來醫院的門診多了很多這樣的患者,多見兒童和青壯年。中醫針灸治療冬季鼻出血在臨床上已得到廣泛的應用。

中醫專家表示:鼻出血,中醫稱鼻衄,是耳鼻喉科中的一種常見症狀,以鼻中隔前下方的易出血區較為常見。

中醫專家指出:鼻出血輕者涕中帶血,重者,出血量較多,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反復出血則易導致貧血。所以,及時有效的治療鼻出血是減輕痛苦預防併發症的關鍵。中醫針灸治療鼻出血臨臨床應用廣泛,介紹如下:

一.取穴

主穴:上星、迎香。

配穴:大椎、行間、合穀、禾髎。

二.中醫針灸治療鼻出血治法

1.主穴為主,取1~2穴。如效不顯,可加用或用配穴,亦取1~2穴。

2.上星穴用28號1.5~2寸毫針,沿頭皮向囟會方向進針1.2寸~1.5寸,得氣後頻頻撚轉1分鐘~3分鐘,待血止後停用手法,如3分鐘後血仍不止,宜加用其他穴位。

3.迎香穴,針患側,針尖向內上方斜刺3分~4分深。

4.大椎穴用1.5寸毫針先直刺5分深,再將針尖斜向前方進針1寸,得氣後施撚轉瀉法,以促使針感向前頭頂部傳導為佳。

5.行間,左側鼻孔出血針右側,右側出血針左側,雙側出血針雙側,針刺得氣後,施提插加撚轉瀉法,刺激宜強。

6.合穀、禾髎刺法同行間。均留針15分鐘~20分鐘,隔5分鐘行針1次。每日1次。

中醫針灸治療冬季鼻出血在臨床上應用頗多,技術也較為成熟,所以有患者出現鼻出血的現象可以儘快到中醫院接受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