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中醫的四大治療原則


中醫一直以來,在我們的生活中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為人們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現如今越來越多的朋友開始關注起中醫基礎的知識。選擇中醫治療疾病時,會有一定的治療原則。只有遵循一定的治療原則,才能早日走上康復之路。


中醫在治療方面主要有四大原則,很對朋友對此並不是太瞭解,下面,我們就具體的來瞭解下中醫四大治療原則的內容吧。


1.培土制水法,適用於脾虛不運,水濕氾濫而致水腫脹滿之證。土和水,指脾腎兩髒,培土制水,指溫運脾陽,或溫腎健脾,以治療水濕停聚為病,又稱溫腎健脾法。若腎陽虛不能溫脾陽,則腎不主水,脾不制水,水濕不化,治當以溫腎為主,兼顧健脾。


2.抑木扶土法,適用於肝的疏泄太過,木旺乘土之證。木和土,乃肝脾兩髒。抑木扶土,即疏肝健脾以治療肝旺脾虛,又稱疏肝健脾法、平肝和胃法、調理肝脾法。


3. 瀉南補北法,適用于腎陰不足,心火偏旺,水火不濟,心腎不交之證。心主火,火屬南方;腎主水,水屬北方。 瀉南補北法,即瀉心火滋腎水,又稱瀉火補水法。


4.佐金平木法,適用於肺失清肅,肝火偏盛之證。金和木,乃肺肝兩髒。佐金平木,即清肅肺氣以抑制肝木,又稱清肺瀉肝法。


溫馨提示:以上就是有關中醫的四大治療原則的簡單介紹,希望能為朋友們帶來幫助。中醫在治療方面有著獨特的效果,朋友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瞭解有關中醫基礎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