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食療

鯿魚的功效與作用

文章導讀

鯿魚專業的名字叫做鯿,有些地方也叫做長身鯿或者鯿花,在我們國家,鯿魚有個最為著名的名字,叫做武昌魚,在毛主席的詩句裡面,我們讀到了才飲長江水 又食武昌魚這樣經典的名句,使我們對武昌魚印象深刻。鯿魚魚長是40釐米左右,主要分佈于我國長江中附屬的湖泊裡面。

我們知道鯿魚因為武昌魚這個名字而出了名,但是其實除了名號外,鯿魚是有很多功效和作用的,鯿魚的肉質嫩滑,味道非常的鮮美,鯿魚是我國能夠養殖的主要淡水魚類之一。鯿魚也是我們養生可多選的魚類。

鯿魚亦稱武昌魚,魴魚,魚綱,鯉科,它是中國水產科學家在20世紀50年代,從野生的鯿魚群體中,經過人工選育、雜交培育出的優良養殖魚種之一。因其生長迅速、適應能力強、食性廣、成本低、產量高、市場需求量大,備受廣大產養殖戶的青睞。

鯿魚體背部青灰色,兩側銀灰色,腹部銀白;體側鱗片基部灰白色,邊緣灰黑色,形成灰白相間的條紋。體側扁而高,呈菱形。頭較小,頭後背部急劇隆起。眶上骨小而薄,呈三角形。口小,前位,口裂廣弧形。上下頜角質不發達。背鰭具硬刺,刺短於頭長;胸鰭較短,達到或僅達腹鰭基部,雄魚第一根胸鰭條肥厚,略呈波浪形彎曲;臀鰭基部長,具27~32枚分枝鰭條。腹棱完全,尾柄短而高。鰾3室,中室最大,後室小。

鯿魚主產于長江中下游,以湖北為最多,多產在5~8月。鯿魚體扁側,呈長棱形,背隆起明顯,頭小、口小,體側灰塵色並有淺棕色光澤,背色深,腹色淺,腹色淺,鱗片中等大小,臀鰭較長,尾柄短,尾鰭分叉深。魴魚肉細嫩肥美,小魚刺多,大魚刺少。營養價值:鯿魚具有補虛,益脾,養血,祛風,健胃之功效,可以預防貧血症、低血糖、高血壓和動脈血管硬化等疾病。

適用人群:一般人都可食用,適宜貧血,體虛,營養不良,不思飲食之人食用;

食用功效:鯿魚性溫,味甘;具有補虛,益脾,養血,祛風,健胃之功效;可以預防貧血症、低血糖、高血壓和動脈血管硬化等疾病。

文獻記載:唐、孟詵:患疳痢者不得食。《食療本草》:魴魚,凋胃氣,利五臟,和芥子醬食之,能助肺氣,去胃風,消穀。作鮚食之,助脾氣,令人能食,作羹膳食宜人,功與鯽同。凡患有慢性痢疾之人忌食。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麼是鯿魚,鯿魚就是我們說的武昌魚,我們也瞭解了鯿魚的形態,生活習性,鯿魚除了名氣大外,也有很好的功效和作用,在食療上面,鯿魚起到了養血健胃,預防貧血和低血糖高血壓等疾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