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中藥治痔瘡

痔瘡這種病在平時的生活中是比較的常見的,痔瘡是肛腸疾患中的一種常見病。並且患有痔瘡的人在肛腸疾患中是占大多數的。西醫對痔瘡採取內服藥、外用藥及手術治療等方法。中醫治療痔瘡,則是針對引起該病的風、熱、濕、燥等原因進行清熱涼血、利濕解毒、益氣活血等辦法。

無明顯症狀的單純性痔瘡,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療,或只採用保守方法治療,以達到減輕患者疼痛,預防痔核的脫垂,消除痔核的炎症,減少痔核流血的目的。我個人比較看法中醫治療痔瘡。

中醫外治痔瘡的常用方劑如下有熏洗法,用芒硝150克,明礬15克。將上藥打碎置盆中,加入2000毫升開水將藥沖化。患者坐在盆上,先用熱氣薰蒸肛門,待水溫下降後,再用藥水洗滌患處並坐浴到盆中,直至水涼為止,每日熏洗2—3次,主治外痔。還可以用馬齒莧、甘草、五倍子、防風各10克,枳殼、側柏葉、當歸各12克,芒硝30克,川芎15克,紅花6克。將除芒硝外的上述各味藥研為細末,裝入小布袋中備用。使用時將藥袋和芒硝放入盆中,加入開水2500毫升,浸泡30分鐘。然後患者坐浴熏洗患處20分鐘。此方每天1劑,每劑熏洗2次,早晚各1次。第二次使用此藥液時,只需將藥液加溫即可。患處經熏洗後,應塗上少量馬應龍痔瘡膏。此法7天為1個療程,主治炎性混合痔、嵌頓痔、血栓痔等。或者用地骨皮60克,升麻9克,桃仁12克,槐花60克,地榆60克,野菊花30克,敗醬草30克,五倍子30克。將上藥水煎後去除藥渣,趁熱熏洗肛門數十分鐘,每日2—3次,可連續使用1周,可治療各種類型的外痔。

即使痔瘡很普遍但還是需要注意治療。因為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大多數人的飲食也越來越不規律,所以導致該病的發病率逐漸升高。它給患者帶來了很大的病痛折磨,並且嚴重的影響了患者正常生活。畢竟痔瘡也是一種病,所以生活中還是要重視這種疾病的預防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