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阿奇黴素幹混懸劑

阿奇黴素幹混懸劑是一種治療炎症的比較好的液體消炎藥,液體的藥物服用起來更加好入口,避免了難以吞咽的情況發生。而且阿奇黴素幹混懸劑適用於很多很多炎症問題,在皮膚,婦科,鼻喉等炎症都有很好的療效,因此很多人會選擇這種混懸劑作為家中的必備藥物。雖然其效果明顯,但是它的不良症狀也是很多的,所以服用的時候要注意一下。

治療疾病最主要的就是靠藥物來治療了,對於一些難以治療的炎症問題,服用消炎藥是最佳的方法了,但是在服用像阿奇黴素幹混懸劑這類藥物的時候,最好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否則容易造成不良反應。

阿奇黴素幹混懸劑

適應症:急性咽炎,急性扁桃體炎,鼻竇炎,中耳炎,急性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肺炎,尿道炎,宮頸炎,皮膚及軟組織感染,耳鼻喉科,呼吸內科,腎病內科,婦產科,皮膚科

用法用量

將本品倒入杯中,加入適量涼開水,溶解搖勻後口服,在飯前1小時或飯後2小時服用。成人用量:1.沙眼衣原體或敏感淋病奈瑟菌所致性傳播疾病,僅需單次口服本品1.0g。2.對其他感染的治療:第1日,0.5g頓服,第2~5日,一日0.25g頓服;或一日0.5g頓服,連服3日。小兒用量:1.治療中耳炎、肺炎,第1日,按體重10mg/kg頓服(一日最大量不超過0.5g),第2~5日,每日按體重5mg/kg頓服(一日最大量不超過0.25g)。

不良反應

服藥後可出現腹痛、腹瀉(稀便)、上腹部不適(疼痛或痙攣)、噁心、嘔吐等胃腸道反應,其發生率明顯較紅黴素低。偶可出現輕至中度腹脹、頭昏、頭痛及發熱、皮疹、關節痛等過敏反應,過敏性休克和血管神經性水腫、膽汁淤積性黃疸極為少見。少數患者可出現一過性中性粒細胞減少、血清氨基轉移酶升高。

禁忌:對阿奇黴素、紅黴素或其他任何一種大環內酯類藥物過敏者禁用。

注意事項

1.進食可影響阿奇黴素的吸收,故需在飯前1小時或飯後2小時口服。

2.輕度腎功能不全患者(肌酐清除率 40ml/分鐘)不需作劑量調整,但阿奇黴素對較嚴重腎功能不全患者中的使用尚無資料,給這些患者使用阿奇黴素時應慎重。

3.用藥期間定期隨訪肝功能。

4.用藥期間如果發生過敏反應,應立即停藥,並採取適當措施。治療期間,若患者出現腹瀉症狀,應考慮假膜性腸炎發生。如果診斷確立,應採取相應治療措施,包括維持水、電解質平衡、補充蛋白質等。

藥物相互作用

1.不宜與含鋁或鎂的抗酸藥同時服用,後者可降低該品的血藥峰濃度;必須合用時,該品應在服用上述藥物前1小時或後2小時給予。

2.與茶鹼合用時能提高後者在血漿中的濃度,應注意檢測血漿茶鹼水準。

3.與華法林合用時應注意檢查凝血酶原時間。與利福布汀合用會增加後者的毒性。

4. 與下列藥物同時使用時,建議密切觀察患者:地高辛—使地高辛水準升高。麥角胺或二氫麥角胺—急性麥角毒性,症狀是嚴重的末梢血管痙攣和感覺遲鈍(觸物感痛)。細胞色素P450系統代謝藥—提高血清中卡馬西平、特非那定、環孢素、環已巴比妥、苯妥英的水準。

相信大家對於阿奇黴素幹混懸劑的功效和作用已經瞭解清楚了,阿奇黴素幹混懸劑除了功效顯著之外,其不良反應也是值得我們關注的。而且阿奇黴素幹混懸劑最好的服用時間是飯前1小時,後者飯後2小時服用,還有就是阿奇黴素幹混懸劑容易與鋁、鎂等發生化學作用,大家在服用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這些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