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腦子不好用與運動過量有關

我們都知道運動有非常好的調節身體平衡以及健康的功效,因此越來越多的人都已經把運動當做是自身抗病的一種“藥方”,但是您知道運動過度也有非常不好的事情嗎?

適量運動人會更聰明

在人的大腦側面,有一個像海馬一樣凸起的部分被稱作海馬體,它是大腦中主管學習和記憶的組織。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拉霍亞“索爾生物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通過動物實驗發現,喜歡在滾輪上走動的老鼠,其大腦內的海馬體上會長出新的細胞,而被關閉在普通籠子裡的老鼠,則沒有長出新的細胞。

由此研究人員認為,人如果能經常進行有規律的、適量的運動,也能讓大腦中的海馬體長出更多的細胞,讓人的思維、感覺和反應都能更靈敏,從而讓人變得更聰明起來。

運動過度腦子會變笨

大強度運動可通過多種途徑對大腦機能造成損害。運動時能源物質ATP的耗竭,可能是中樞神經功能下降的主要原因;運動過程中機體血液的重新分配、自由基的大量堆積及血流加速造成血管內皮損傷使腦的血液和氧供應減少,局部酸性產物的堆積等不僅影響腦的能量供應,而且直接遏制神經的活動,使腦機能下降。可見運動也會給人帶來這麼多的威害啊!

有研究顯示:短期的大強度運動使大腦皮層活動減少,長時間大強度運動則使廣泛的腦組織興奮性降低。

生活中人們常常覺得劇烈運動後不僅身體的反應遲鈍了,而且腦子也有短暫的“跟不上”的現象。這不僅與上述因素有關,而且是機體本身的“保護性抑制”機制作用的結果。

過量運動時,由於人體消耗了大量的能量,為防止能量進一步消耗而出現機能抑制,這時人們會感覺極度疲勞,渾身無力,大腦反應減慢。如果長期進行過量運動,機體的“保護性抑制”機能敏感性下降,使大腦機能受損,其表現的症狀主要有: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健忘等等,長此以往將會對人體的健康造成極大的傷害。

把握科學的運動量

運動是否適量,標準主要看心率,應該是最大心率的60%—85%。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每一個人的實際情況千差萬別,與安靜心率相比,應相差15%-30%,甚至更多,所以選擇最佳運動量應根據自己的年齡、性別、職業特點、體力狀況、健康水準、體育基礎、生活環境、目的任務等不同情況來決定。

檢驗運動量可以參照運動狀態下人的汗流量和輕鬆度。還可以留意自己的食欲、睡眠以及次日是否還有參加運動的欲望。要把握好運動的強度,每次運動的時間不宜過長,最好在30~60分鐘左右,一旦超出這個時間,心臟、身體就很難負荷。

以上主要介紹了如何運動才是健康的運動,運動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有很多的益處,但是運動時一定要適當運動,否則會給運動者帶來負面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