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寒濕困脾的偏方

寒濕困脾一般都是因為胡亂吃東西,尤其是喜歡吃生冷的東西造成的。另外,經常淋雨或者在冷水裡面活動的話也極有可能患這種疾病。患有寒濕困脾的患者都會表現為小腹脹痛,如果是婦女的話,則表現為白帶增多。下面,我們不妨一起來看一看治療寒濕困脾的一些小偏方。

偏方一:

配方:附子6克、乾薑10克、炒白術10克、厚樸10克、大腹皮10克、木香8克、草果10克、茯苓15克、甘草10克、生薑五片、大棗五枚。

製作方法:以上3方,水煎煮取汁250~300毫升,分2~3次溫服,每日1劑。

療效:本方適於寒濕困脾的腹滿、黃疸諸證。

偏方二:

配方:吳茱萸、食鹽份量相等。

製作方法:吳茱萸、食鹽份量相等炒熱,用布裹之,熨臍部。

療效:溫通陽氣,治寒霍亂。

偏方三

配方:白米30克、去核紅棗7個。

製作:先煮沸後放入去核紅棗7個,粥煮好後再加茯苓粉30克,攪勻熟透加糖少許。

功效:能治療寒濕困脾。

一般情況下,體態肥胖的人比較容易患寒濕困脾,但是不管是瘦人還是胖人,都應該注意在平時的時候少吃生冷的食物,也不能很長時間呆在冷水裡面游泳或者進行其他活動,要提早預防寒濕困脾,不能等患病了再去治療,大家一定要多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