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健康

預防“五勞”癥狀 讓你更健康

久視傷血

“久視傷血”是指長時間使用眼睛的人容易近視或某種眼病。中醫認為“形諸外必本于內”,所以眼睛的損害并不單純是眼睛有病。如果老年人習慣于長時間的全神貫注看書讀報,而且又不配合適當的休息與活動,或沒有得到睡眠等因素的調節,久而久之,則會出現面白無華或自覺頭暈目眩,兩眼干澀,視物不清等血虛癥。

久臥傷氣

“久臥傷氣”是指人長時間臥床,老躺著不動,會導致精神昏沉、萎靡不振,引起氣的散亂,得不到凝聚,久之則氣散,無力化神,則人的精神更是萎靡不振,神疲乏力,形成惡性循環,所以說“久臥傷氣”。

久坐傷肉

“久坐傷肉”是指人長時間坐著不動,會損傷人體的頸、腰等部位的肌肉組織,引起局部疲勞。由于人體呈坐姿時,頸、腰等部位的肌肉要保持一定的張力,以維持身體平衡,如果久坐的話,肌肉長時間保持緊張,則頸、腰等局部肌肉必然疲勞。再者,人體呈坐姿時,被身體壓迫的肌肉以及位于心臟下的肢體,由于體位的關系,其肌肉組織的血液循環得不到改善,會影響肌肉等組織的代謝活動,長此以往,肌肉的功能便會出現退化,并且可能會出現肌肉組織的萎縮現象,所以說“久坐傷肉”。

久立傷骨

“久立傷骨”是指人如果老站著不動,骨骼就會因長時間支撐身體而勞損。一般來說,適當站立有利于增大骨骼密度,增強骨骼硬度。如果人體沒有一定的站立活動,骨骼得不到支撐力量的剌激,反而會導致骨質疏松。但長時間站立會導致支撐骨骼的肌肉疲勞,引起骨或骨關節的發育畸形和活動障礙,所以說“久坐傷骨”。

久行傷筋

“久行傷筋”是指人長時間行走,會使筋肉受到損害。因為人的行走主要有賴于筋肉對骨骼的拉動,如長時間行走,必然使下肢關節周圍的韌帶、肌腱、筋膜等軟組織因疲勞而受傷或勞損,這也就是為什么人走路多了會酸痛、疲勞的原因,所以說“久行傷筋”。

既然“五勞”有損身心健康,那么我們應該怎樣預防“五勞”呢?

首先,一切要適可而止。如有中醫主張變“五勞所傷”為“五勞所養”,即“適視養血,適臥養氣,適坐養肉,適行養筋,適立養骨”。就是說,無論身或心,都要使其有所“勞”,但必須控制住度,適勞有益健康,過勞則損傷身心。其次要注意勞逸結合。古語有云:“一張一弛,文武之道”。“張”是緊張,“弛”是松弛,二者適當配合,便不易產生疲勞。唐代醫學家孫思邈說:“不欲其勞,不欲其逸”。說的也是這個道理。

最后,一定要重視睡眠。古人說:“眠食二者,為養生這要務”。“能眠者、能食、能長生”。充足的睡眠既可以預防疲勞,也能夠消除疲勞,從而對養生產生積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