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寶寶吐奶怎么辦 新手媽媽輕松應對

吐奶是許多新生兒都有的正常現象,新媽媽看到寶寶吐奶可能會很緊張。其實不必擔心,大多數嬰兒在出生后頭幾個月基本上每天都要吐幾次奶,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新生兒吐奶原因

新生兒發生吐奶,不僅僅是因為吃奶后改變抱姿引起的,更主要的原因還在于嬰兒生理上的特點,而且他們的胃部和喉部都還沒有發育成熟。

新生兒的胃部,從正面看是橫躺著的,呈不穩定狀態,同時賁門部位(胃部入口)還比較松。也就是說,大人吃飯時,當食物進入胃部后,賁門會通過收縮來防止食物逆流回食道。但由于嬰兒的胃賁門部位還不能很好地進行收縮,從而導致進入胃部的奶汁等能比較容易地流回食道。

母乳喂養吐奶原因

1、喂奶前寶寶哭鬧或吃奶過急,極易吸入空氣,當空氣由胃內溢出時,將奶帶出而嘔吐;

2、嬰兒吸吮過久(正常一次哺乳是10~15分鐘)或吸吮無奶,以至吸食過多的空氣;

3、喂奶后就將新生兒放平或過多翻動新生兒,奶水容易從胃里倒流;

4、不正確的斷乳法也是嘔吐原因之一,強行喂食或不易接受新食物也會嘔吐。

人工喂養吐奶原因

1、人工喂養的新生兒,由于奶嘴孔過大以致奶汁流入太急,或孔過小吸食時間過長;

2、奶嘴孔的大小以倒置奶瓶時奶慢慢滴出為宜,每瓶奶的喂食時間不超過10~15分鐘;

3、配方奶太燙或太冷,嬰幼兒腸胃難以適應,會導致吐奶;

4、配方奶稀釋過分或奶粉品牌經常更換,嬰幼兒腸胃脆弱,不能有效吸收分解。

預防寶寶吐奶小貼士

1.母乳喂養的寶寶

(1)采取合適的喂奶姿勢,盡量抱起嬰兒喂奶,讓嬰兒身體處于45度左右的傾斜狀態,這樣比平躺喂奶減少發生吐奶的機會。

(2)在哺乳后將嬰兒豎直抱起,輕拍嬰兒后背,讓嬰兒通過打嗝的方式排出吸奶時一并吸入胃里的空氣,然后再把嬰兒放到床上,一般就不會出現吐奶現象。

(3)哺乳后不宜馬上讓嬰兒仰臥,而是應當側臥一會兒,然后再改為仰臥,如果仰臥也要保持上身較高的位置。

(4)每次的哺乳量不宜過多,間隔時間不宜過短。

2.人工喂養的寶寶

(1)在選擇奶嘴時,我們要考慮到奶嘴孔大小,選擇適合自己的寶寶的。

(2)注意不能讓寶寶吃的太急

(3)喂奶中以及吃飽后注意拍嗝

(4)喂奶最好做到少而勤

吐奶寶寶日常護理

孩子在3-4個月大之后,不僅可以很好地掌握吸吮技巧,而且賁門的收縮功能也已發育成熟,所以吐奶的次數也就會明顯減少了。而在此之前,每次喂奶后我們最好還是要幫助孩子拍嗝。

幫助孩子拍嗝的方法是豎著抱起孩子后輕輕拍打后背5分鐘以上,是幫助孩子拍嗝的基本方法。如果孩子還是不能打嗝的話,也可以試試用手掌按摩孩子的后背。支起孩子的下巴,讓孩子坐起來。讓孩子坐在自己的腿上,然后再輕拍后背的方法也可以。因為孩子坐著的時候,胃部入口是朝上的,因此打嗝也就比較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