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癌癥檢測 體檢化驗的癌指標有多大的價值

目錄:

第一章:體檢化驗的癌指標有多大的價值?

第二章:防癌飲食的十條“鐵規則”

第三章:專家教你蔬菜怎么吃才防癌

編者按:大家都知道癌癥也就是惡性腫瘤。那么大家知不知道癌癥的檢測是怎么一回事?都檢測哪些項目呢?今天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癌癥的檢測項目吧!

體檢化驗的癌指標有多大的價值?

現在流行網購,連健康體檢也不例外。這不,在外企工作的小高跟同事一起柱網上團購了一套原價5800元、現價480元的體檢套餐。其中還有一項“腫瘤標志物”檢查,小高小明所以,不知道這項檢查有什么意義,那些字母都代表什么,可以篩查哪些癌癥……帶著這些疑問,他咨詢了在河北醫科大學附屬以嶺醫院工作的醫生朋友。

什么是腫瘤標志物

那位醫生朋友告訴小高,腫瘤標志物是由腫瘤細胞產生的,存在于細胞.組織或體液中,能用化學或免疫方法定量、證明癌腫存在(或在某一臟器存在)、可以監測腫瘤治療和預后的物質。有的腫瘤標志物在正常人體內不存在,罹忠癌癥后才會出現,有的則是罹患癌癥后水平會顯著高于正常人,因此,腫瘤標志物檢查可以檢測到早期癌癥的蹤跡,而且這一檢測簡便易行,對人體傷害很小,儀需要少最血液或者體液就可以檢測,所以是體檢項日常采用的方法。當然,腫瘤標志物檢查相較于病理診斷來說,并不是癌癥診斷的“余標準”,這一檢查僅能揭示病人體內存在腫瘤,并不能完全確診是哪種腫瘤,要想確診,還需進一步檢查才行。

腫瘤標志物有哪些

說到腫瘤標志物都有哪些,醫生朋友告訴小高,腫瘤標志物從化學特性上來說,可分為癌癥抗原類標志物、糖類抗原標志物、酶類標志物、激素類標志物,基因類標志物等兒大類,其中最常見的有以下九種。

甲胎蛋白(AFP)

正常情況下,甲胎蛋白主要來自胚胎的肝細胞,胎兒出生后約兩周就會從血液中消失,因此正常人血清中甲胎蛋白的含量尚不到20微克/升。但是當肝細胞發生癌變的時候,產生這種蛋白的功能就又會恢復,而且隨著病情惡化,甲胎蛋白在血清中的含景會急劇增加,所以甲胎蛋白是早期診斷原發性肝癌最敏感、最特異的指標,適用于大規模普查,如果成年人血液中甲胎蛋白升高,則表示有患肝癌的可能.甲胎蛋白在癌出現癥狀之前的8個月就已經升高了,此時大多數患者仍無明顯癥狀,腫瘤也較小,這個時候如果能經過手術治療,預后就會比較好,因此肝硬化、慢性肝炎患者以及家族中有肝癌患者的人應半年檢測一次。另外,其他腫瘤,比如胃痛、胰腺痛、結腸癌、膽管細胞癌、畸胎瘤、睪丸和卵巢腫瘤等也會導致甲胎蛋白增高。

癌胚抗原(CEA)

癌胚抗原主要存在于直、結腸癌組織及胎兒腸黏膜內,正常人血液中很難檢出,如果每升血其含景趣過20微晚則提示胃腸道腫瘤的存在。其中結腸癌、胃癌,肺癌、腿管癌患者癌胚抗原含量會明顯升高,肝癌、胰腺癌、腎癌、乳腺癌、食管癌、卵巢癌等也會導致其含龜升高。另外,癌癥晚期、腫瘤越大,癌胚抗原含量越高,當癌細胞發生肝轉移的時候,其含量升高最為明顯。不過,因為癌胚抗原是一個廣譜性腫瘤標志物,特異性不強,只有中晚期癌癥才會顯著升高,而且一些良性疾病如潰瘍性結腸炎、直腸息肉、心血管疾病等也會導致血液中癌胚抗原的升高,所以癌胚抗原對腫瘤的早期發現和診斷意義不大,但對大腸癌、結腸癌、乳腺癌和肺癌等的療效判斷、病情發展和預后估計是一個較好的標志物。

酸性糖蛋白

這種糖蛋白在肺癌患者血清中含量明濕增高,對肺癌診斷的陽性率在80%左右(肺鱗癌可達90%),肺癌術后測定L酸性糖蛋白,也有助十判定治療效果,是臨床上常用的儉查項目之一。45歲以上嗜煙的中老年人是肺癌的離危人群,可選擇該項腫瘤標志物進行篩查。

糖類抗原19-9 (CA19-9)

糖類抗原19-9是胰腺、胃和腸癌的標志物,正常人清中的含最小于等于37U/ml。研究發現,胰腺癌,肝膽系癌、胃痛、結直腸癌的糖類抗原19-9的水平分別是正常均值的683、535、279,I15倍,以胰腺痛最高,因此是胰腺癌較好的標志物,有助于胰腺癌的鑒別診斷和病情檢測。另外,伴有黃疸的良性疾病患者也可出現該指標的升高,但一般不會超過I20U/ml,而且往往都是一過性的,經治療后ⅡJ.恢復到正常值范同。

糖類抗原12-5(CA12-5)

糖類抗原12-5正常人血清中的含量低下35U/ml,是制丁卵巢癌早期診斷、療效觀察、預后判斷、監測復發及轉移的最重要指標,可用于女性卵巢癌的篩查。另外,罹患輸卵管癌、子宮內膜癌、子宮領癌或乳腺癌時該指標也會升高。

糖類抗原15-3 (CA15-3)

糖類抗原15-3是乳腺癌的最重要的特異性標志物,正常人血清含量低于25U/ml。30%~50%的乳腺癌患者的C Al5-3明顯升高,其含最的變化與治療效果密切相大,足乳腺癌患者診斷和監測術后復發、觀察療效的最佳指標,可用于女性乳腺癌篩查。

糖類抗原72-4 (CA72-4)

該抗原正常人體水平在0.1~7U/ml之問,是目前診斷胃癌的最佳腫瘤標志物之一,對胃癌具較高的特異件,其檢出率高達28%~80%,若與癌胚抗原聯合檢測可以檢測70%以上的胃癌。

前列腺特異抗原(PSA)

在正常男性血清中僅呵檢測到微量的前列腺特異抗原(0~4ng/ml),前列腺痛患者血清中該抗原會顯著增高,其被認為是最有價值的前列腺癌的腫瘤標志物,檢出率可達90%~97%,被被廣泛用于50歲醫生的男性前列腺癌篩查和早期診斷。

鐵蛋白(SF)

鐵蛋白在正常男性血清中的含量為30~400 Hg/L,女性為I3~150ug/L,鐵蛋白升高可見于急性白血病、肺癌、結腸癌、肝痛和前列腺癌。檢測鐵蛋白對肝臟轉移性腫瘤有診斷價值,76%的肝轉移患者鐵蛋白含量高于400ug/L。肝癌甲胎蛋白測定值較低時,可用鐵蛋向測定值補充,能提高診斷率。

最后,小高的朋友告訴他,腫瘤標志物除了上述常見的幾種外還有很多種,癌癥高危人群進行防癌篩查時,町根據自身的健康狀況、工作環境、家族遺傳等因素讓專科醫生有針對性的制定方案,選擇最需要檢測的腫瘤標志物進行檢測。

防癌飲食的十條“鐵規則”

人們對癌癥可以說是談虎色變,對癌癥患者都要對其敬而遠之。事實上,只要能運用現代的知識和科學技術,建立以合理飲食為基礎的良好生活方式,許多癌癥是可以預防的。

癌癥的發生固然有遺傳、基因等內因作祟,但90%以上是外部環境導致的,流行病學研究發現約40%的癌癥患者與飲食習慣、食物構成、食物加工、烹飪方法等因素有關。有大約30%的癌癥與生活習慣,特別是吸煙、喝酒有關。另外還有一些和個體的體質有關的因素。這里介紹10條預防癌癥的飲食規則。

1、食物多樣化

注意食物多樣化,以植物性食物為主,應占每餐的2/3以上,植物性飲食應含有新鮮的蔬菜、水果、豆類和粗糧等。

2 控制體重

避免體重過重或過輕,成年后要限制體重增幅不超過5公斤,超重或過度肥胖容易導致子宮內膜癌、腎癌、腸癌的危險性增高。

3、不吃燒焦的食物

烤魚、烤肉時應避免肉汁燒焦。直接在火上燒烤的魚、肉及熏肉只能偶爾食用。最好煮、蒸、炒食物。

4、多吃淀粉類食物

每天吃600—800克各種谷類、豆類、植物類根莖,加工越少越好。要限制精制糖的攝入。食物中的淀粉有預防結腸癌和直腸癌的作用,高纖維飲食有可能預防結腸癌、直腸癌、乳腺癌、胰腺癌的發生。

5、多吃蔬菜、水果

堅持每天吃400—800克各種蔬菜、水果,可使患癌癥的危險性下降20%,每天吃五種或五種以上的蔬菜和水果。

6、不提倡飲酒

如飲酒每天不超過一杯(相當于250毫升啤酒、100毫升紅酒或25毫升白酒),經常飲酒能增加患口腸癌、咽喉癌、食道癌等的危險。

7、減少紅肉攝入量

每天應少于90克,最好用魚和家禽替代紅肉。紅肉會增加結腸癌和直腸癌的發生危險率。同時要限制高脂飲食,特別是動物脂肪的攝入,應選擇恰當的植物油(如橄欖油等)。

8、限制腌制食品的攝入并控制鹽和調料的使用

高鹽飲食會增加胃癌的患病率。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人每天食鹽攝入量應小于6克。

9、不使用保存過久的食物

不要食用在常溫下保存過久、可能受真菌毒素污染的食物。

10、 堅持體育鍛煉

每天應堅持鍛煉40—60分鐘,快走或類似強度鍛煉為宜。

專家教你蔬菜怎么吃才防癌

1.吃五色蔬菜,有效預防癌癥

據研究者推測,不同的健康成分如番茄紅素、類黃酮、花青素等,通過不同的途徑來抑制癌細胞,能夠起到一種協同作用的效果。常吃五色蔬菜,對預防癌癥和多種慢性疾病都有好處。大紅色的蔬菜含有番茄紅素,紫紅色和紫黑色的蔬菜含有花青素,橙色或黃色的蔬菜含有胡蘿卜素,綠色的蔬菜富含胡蘿卜素和類黃酮。

那么,什么是五色呢?在《黃帝內經》中,根據五行學說,在人體則以五臟為中心,五色與五臟相配,即綠、紅、黃、白、黑五種大家熟知的蔬菜顏色,各入不同的臟腑,各有不同的作用。

2.每天攝入500-1000克的蔬菜

蔬菜的攝入數量也很要緊。吃一點點蔬菜,是不能充分獲得其健康效應的。要想在膳食中占據10%的份額,需要每天攝入500-1000克的蔬菜,而且別忘記,其中最好能有一半以上的深綠、紅色或橙色蔬菜。

3. 吃飯時應先吃蔬菜

當人饑餓時,食欲特別旺盛,面對滿桌的美味佳肴,應首先進食蔬菜。因為蔬菜是保持身體營養均衡的重要菜肴之一,尤其是不太愛吃水果的人更要注意這種進餐方法。

4. 吃完整的蔬菜,不要把蔬菜榨成汁

實驗表明,吃完整的蔬菜要比吃分離出來的某種成分保健效果好得多,并且各種健康成分共同作用,要比僅僅吃一類健康成分效果更好。飲蔬菜榨取汁液飲用,會影響唾液中的消化酶分泌。因為咀嚼的作用不是單純地嚼爛蔬菜,更重要的是通過嚼,使含在唾液中的消化酶充分地混合于汁液里。

5.能生吃的蔬菜盡量生吃

青菜未經加熱烹飪,可使多種維生素不遭破壞和喪失。如蘿卜、胡蘿卜、黃瓜、山芋、柿子椒及荷蘭芹等均可生食,既可嘗到自然美味,維生素C也未被破壞。但生食蔬菜應注意衛生。

6.蔬菜盡量不加佐料

食用綠色蔬菜最佳吃法,是在開水中快速燙一下,盡量不加佐料,力求清淡,品嘗自然味。

結語:為了疾病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早健康。小編建議大家一定要記得定期檢查身體。(原載于《中華養生保健》2012年第2期,作者:寧遠,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三九養生堂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