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

夏季健身后如何補水 運動前后一定要補水

夏季雖然炎熱,但是高溫天氣擋不住熱愛熱身的人們,夏季健身效果也是非常好的,排毒瘦身強身健體·····夏季由于天氣炎熱,夏季健身很容易流汗,水分流失快,這個時候就要注意補水了,那么我們健身后該如何來補水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

運動前一定要補水

首先在夏季運動開始前應補充一定的液體以預防脫水的出現,同時起到降低體溫的作用。一般在體育鍛煉開始前的30至40分鐘就開始補充15℃左右的低溫水,400至500毫升。因為低溫水比起等量的常溫水來說對體溫調節的效果更明顯,可以采用一部分常溫水和冷藏水進行勾兌的方法。

人體胃的排空速率約為800—1000ml/小時,所以提前30至40分鐘補水在體育鍛煉前正好排空,避免了在進行體育鍛煉時胃中滀留大量的水而引起胃部不適的現象。體育鍛煉前補充水的目的是增加人體內的水容量,提高了人體的體溫調節能力。夏季運動前的補水應該分2-4次飲用,每次飲100-200ml以防止因短時間大量飲水導致的惡心和排尿。

鍛煉過程中進行補水

其次應帶著運動飲料到運動場,在體育鍛煉過程中進行補液。在運動中補水的原則是少量多次。一般為每隔15-20分鐘每補水150—200ml即可。如果運動時溫度較高、濕度較大(如所謂的桑拿天),運動的強度較大,且在室外運動,比如進行足球、籃球、跑步等,可以適當增加每次補水的量,可每次補水300ml。從降低體溫的角度,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飲用低溫水,即溫度為15℃左右的水,這樣有利于降低體溫。最后,運動中補充的飲料在選擇上也要注意,應以運動飲料作為首選,避免飲料帶有碳酸氣的飲品(如可口可樂、雪碧、芬達等)。

運動結束后應注意補水

運動后補水的原則也是少量多次。一般人在體育鍛煉過程中比較注意采用科學合理的飲水方式—少量多次,但是體育鍛煉結束后往往忽視了采用正確的飲水方式,為了心理上的愉悅感,往往采用牛飲的方式,一次喝很多的低溫飲料,這樣才感覺過癮。殊不知由于運動時人體血液重新分配,大量的血液進入運動器官,而消化吸收器官的血流量下降,消化吸收能力下降。運動后馬上大量飲水,不但造成了消化吸收器官的負擔,也影響了人體的消化吸收能力。

所以,在夏天運動結束后切忌暴飲水。另外最好選擇運動飲料而避免飲用白水。因為運動后飲用運動飲料的好處是:一方面運動飲料有一定的滲透壓可以促進細胞的復水和血容量的恢復;另一方面可以補充消耗的電解質和糖分。而補充白水會增加尿量,造成血漿滲透壓下降,影響細胞復水,同時稀釋胃液影響消化。

運動補水有講究

如果運動時間不超過一小時,只要在運動前后補充一些水分即可;如果超過一小時的劇烈運動,就要講究補水方法,以免脫水。

原因:

美國營養學會建議,在開始運動的前兩個小時喝兩杯水,之后在開始肌耐力運動前15到20分鐘再喝兩杯水;在運動當中每15到20分鐘需要補充一次水分。此時可以考慮用運動性飲料來維持體內電解質的平衡,或是喝一些淡咸味的蔬菜汁,或是加少量鹽分的豆湯,更能起到防暑補水的效果。

怎樣選擇運動飲料

運動飲料是夏季運動時預防脫水發生的不錯選擇,那么我們怎樣選擇運動飲料呢?首先運動飲料必須具備以下幾個特征:

一是飲料要有一定的滲透壓,這樣可以減慢其在胃中的排空速度,促進對水分的吸收。

二是要含糖,因為夏季運動人體消耗的主要能源物質是糖所以運動飲料在補水的同時還要補糖。糖的含量不易過多,一般在4%-8%之間,運動前和運動中補充的運動飲料含糖量要低于運動后飲用的運動飲料,而其中含的糖應是低聚糖,這樣可以延長運動時糖的供能時間。

三是要含有電解質,因為在脫水的同時也會伴有較多的電解質丟失,要及時補充電解質

四是在夏季最好選擇低溫飲料,這有助于體溫的降低,一般溫度為13℃—15℃為佳,也不能太低,以免刺激胃;最后運動飲料一定不能含碳酸氣,因為二氧化碳溶于水就是碳酸,呈酸性,不利于人體的酸堿平衡,加之體育鍛煉時會產生大量的酸性物質,這是引起運動性疲勞的主要因素。此外,碳酸飲料容易引起人們呼吸節律的改變,出現打嗝等現象。所以真正的運動飲料都不應該含碳酸氣。

當然如果人們認為買專業的運動飲料花費太多的話,也可以自己配制糖鹽水等飲品加入適當的鹽分自我配制飲料。總之,我們在炎熱的夏季進行運動時一定要水不離身,積極正確地補水,預防脫水的發生,健康、安全地去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