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健康

淺表萎縮性胃炎的癥狀和病因

淺表性萎縮胃炎癥狀

大多數淺表性胃炎患者缺乏臨床癥狀,部分患者常有上腹部脹悶、噯氣、吐酸、食欲減退,或無規律上腹隱痛,食后加重等諸多表現。淺表性胃炎經治療多能痊愈;若失于治療,則可進一步發展,固有腺體因炎癥破壞而減少,可以轉化為萎縮性胃炎。

慢性淺表性胃炎屬中醫胃脘痛、肝胃不和、食滯胃脘,臨床主要表現為上腹脹痛、惡心、嘔吐、噯氣、泛酸等癥狀,多是由于情志不舒、肝氣郁結、肝失疏泄、肝氣犯胃、氣機阻滯而發疼痛。或飲食不節,過饑過飽,以致積滯不化,雍塞于胃而發生疼痛。久病則脾胃虛弱,復感寒涼而致疼痛。治療則運用理腸調胃安神湯劑,暖胃理氣,斂酸止痛,消脹止痛,甘化陰及養陰益胃,臨床療效顯著。

得病原因

1.胃酸:胃酸是胃液中的酸性分泌物,正常胃內胃酸能夠與胃蛋白酶一起消化食物,并殺滅消除胃內幽門螺旋桿菌,當胃酸分泌過多時,胃酸在中和消化食物的同時殘留較多,就會腐蝕胃粘膜,蠶食胃壁,導致潰瘍發生或者粘膜層的炎癥。

2.吸煙:煙草中主要有害成分是尼古丁,長期大量吸煙可使幽門括約肌松弛,十二指腸液反流,以及胃部血管收縮,胃酸分泌量增加,從而破壞胃粘膜屏障導致慢性炎性病變。根據 Eward發現,每天吸煙20支以上者40%可發生胃粘膜炎癥。

3.藥物:某些藥物如水楊酸制劑、皮質激素、洋地黃、消炎痛、保泰松等,可引起慢性胃粘膜損害。

4.刺激性食物:長期食用烈酒、濃茶、咖啡、辛辣及粗糙食物,以及過饑或過飽等無規律的飲食方式均可破壞胃粘膜保護屏障而發生胃炎。

淺表性萎縮胃炎治療

病因治療

祛除致病因素是治療和預防慢性淺表性胃炎的上策。故應避免精神緊張,戒煙,適量限制飲酒,盡量不服用對胃有刺激的藥物,積極治療慢性扁桃體炎、副鼻竇炎、齲齒及咽喉部感染灶。

飲食療法

淺表性胃炎患者飲食宜清淡,有規律、定時定量,避免過酸、過辣、生冷及粗糙食物。

藥物治療

保護胃粘膜的藥物:

①生胃酮:是甘草酸水解后制成的琥珀酸半酯,能增強胃粘膜粘液的分泌,延長胃上皮細胞壽命及輕度抑制胃蛋白酶的活力,故能保護胃粘膜不受膽汁損傷,避免H+反擴散。用法 100mg,日3次,2周后改為50mg,日3次,餐前半小時服,4~5周為一療程。副作用有水鈉潴留,故宜同時服用氫氯噻嗪和鉀鹽。

②蓋金胃膜素:獨含“胃黏膜再生因子”,能快速建立胃黏膜保護層,抵制酸性侵蝕,殺滅幽門螺旋桿菌,當天止痛,15天糜爛、潰瘍的胃粘膜開始愈合生長,胃酸分泌功能開始恢復正常。服用方法:口服,一次,3-5粒,一日四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