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秋季食療“五更瀉”

“五更瀉”又叫晨瀉、雞鳴瀉,是老年人的一種常見病,癥狀是每到黎明,肚臍周圍就會發生疼痛,腸鳴即瀉,瀉后即安,給患者帶來很大煩惱。中醫認為,“五更瀉”由腎虛引起。下面介紹幾則食療方:

1.取核桃仁3~5枚,生食或炒食,每日2~3次,服用數日后,晨間腹鳴、腹痛及泄瀉會好轉,連服20日左右大多能痊愈。此法尤適用于體質虛弱、營養不良的老年人。

2.取荔枝干10~15只(去殼除核),干蓮子10粒,大米100g,加水適量煮粥,晚餐時1次服食,連食半月,見效后再服數日,以鞏固療效。

4.取炒薏苡仁60g,米飯鍋巴(焦黃色為佳)60g,加清水適量,入鍋內同煮,待薏苡仁煮爛即可。每日2~3次,連服3~7日可愈,服食期間忌葷腥、油膩。

5.取補骨脂60g,浸泡在500毫升白酒中,約一周后每晚飲用一小盅。或用補骨脂10g,豬腰子一對(洗凈切成小塊),加水煎煮1小時,調味后分2~3次食用,隔日1次,連用數次可見效。

6.取芡實、百合、粳米各50g,加水適量煮粥。食用時加少許食鹽調味,經常于每晚配餐時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