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我是如何學會不再發愁而去愛上博客

幾周前,我給親愛的麗茲·帕利寫了一封致謝告別信,她是在赫芬頓郵報(美國當今最具影響力的新微博客網站。)上第一個向我提供幫助的人。在我高中的最后一年,一個無聊的周日下午,我偶然發現了赫芬頓高中并決定給麗茲發郵件試試運氣。然后我一邊剪著指甲看迪士尼舞會,一邊等待她的回信。

還沒在赫芬頓郵報寫博客之前,我從未進行過任何形式的寫作,也從來沒有公開發表過強烈的個人意見或分享個人經歷。在我高中的最后一年,我開始在赫芬頓郵報上寫博客,那時候的我正為各種各樣的事發愁。為大學申請和論文上那些“出色的”實習經驗發愁。為舊的友誼的消逝和新的友誼的到來而發愁。為各科的測試和作業發愁,這些都對我的未來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基本上,我強調問題的時間比努力試圖解決問題的時間還要多。這一年,我總是提醒自己“該如何去做”,去抓住快要消失的友誼,為有所作為而繼續努力著,從而去接受這樣一個事實——我們的關系和目標在很多不方便的時候會有所改變。然而,這不再是我真正想擁有的。(注意:無論是在很多不方便的時候,你試圖迫使你們的關系變回曾經的那樣,又或者繼續去追逐那些比起承認這已經不再是自己的夢想而去追逐不屬于自己的夢想,你都會陷入地獄一般的境地。)

說來也奇怪,在赫芬頓郵報寫博客是我每天議程里面最輕松的一件事。他讓我興奮而不是焦慮。當我花了很長的一段時間在想著怎樣才能將我的實習經驗寫得更加吸人眼球的時候,我甚至沒有想過要把這份在赫芬頓網站上寫博客的經驗在我的申請表里列出來。而在這整整長達一年的寫博客的日子里,我找到了心之所屬。

在這過去的兩年,我對于寫博客和赫芬頓郵報的興趣與愈發濃烈,令我驚訝的是這僅是始于一封簡單的郵件。與此同時,我一直很慶幸自己沒有因為自身經驗不足,又或者是認為自己總是很忙而放棄給麗茲發郵件。若我們不想做一件事,我們總是能找到借口,一些聽起來非常合乎情理的借口。但是,在我的日常生活里,無論什么時候感到有壓力或者煩心的時候,我都會試著挑戰自己去做些新的嘗試,因為我知道只有伸手去做你才能知道你能走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