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顱內動脈瘤的偏方

顱內動脈瘤是指腦動脈內腔的局限性異常擴大造成動脈壁的一種瘤狀突出。顱內動脈瘤多因腦動脈管壁局部的先天性缺陷和腔內壓力增高的基礎上引起囊性膨出,是造成蛛網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過去人們稱之為先天性腦動脈瘤,事實上先天性腦動脈瘤占腦動脈瘤的70%~80%。如果能在飲食中加入一些營養的食物,或者使用一些簡單的偏方,是最方便最有效的方法。

偏方1

腫瘤手術或放、化療后或晚期腫瘤患者食欲下降,倦怠乏力,食后腹脹等氣虛證為主者。可選用:黨參、白術各30克(紗布另包),茯苓、懷山藥、去心蓮子、苡仁米各50克,紅棗15枚,糯米100克,白糖適量。制法:諸藥加水約1000ml,煮沸后文火煮30分鐘,去布包黨參、白術,加糯米、白糖、適量水煲粥。

偏方2

放化療后或晚期腫瘤貧血、白細胞下降陽虛患者,表現為體弱氣虛,畏寒肢冷,四肢無力,精神不振,面白舌淡等。可選用龜肉500克,西洋參10克,鹿茸3克,苡米50克。制法:將龜肉洗凈、切塊,諸藥紗布包同放入鍋中,加生姜5片、清水適量共煮,水開后去浮沫,加黃酒、食用油適量等,文火煮至肉熟,調入食鹽等調料。

偏方3

手術、放化療后貧血或、白細胞下降氣血兩虛者,表現為面色蒼白,咽干口燥,動則氣喘,心悸失眠等。可選用:母雞1000克,當歸、白芍、熟地、川芎、白術、甘草各10克,黨參、茯苓各15克,生姜5片。制法:將雞肉洗凈,切塊,放砂鍋中,加生姜,諸藥(沙布包)及清水適量,急火煮沸后,文火燉至雞肉爛熟,去藥包,調入食鹽等調料。

以上偏方是根據手術后或者放療后來設定的,而沒有對此病有治愈的偏方。由于此病大多屬于先天性,因此要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雖好的辦法就是通過專業的醫學手術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