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治療慢性便秘的偏方

慢性便秘為排便時間延長或欲便而艱澀不暢的一種病癥,其發病可以是由急性便秘長期不愈轉化而來,也可以是在發病初起即為慢性便秘,后者于慢性疾病所致的便秘中多見。

偏方1

1按摩治療便秘 患者取仰臥位,兩手掌相疊,以臍為中心,在中腹、下腹部作順時針方向摩動,以腹內有熱感為宜,約2分鐘。再用食指或中指點揉中脘、天樞、氣海,每穴1分鐘。拇指按揉支溝穴,以有酸脹感為宜,約1分鐘,然后用后掌根從上到下擦腹直肌,約半分鐘,最后,取仰臥位,施術者用手掌根由上到下擦腰部和骶部(腰以下部位),約1分鐘。

偏方2

2刮痧治療便秘 重刮大椎、大杼、膏肓、神堂、大腸俞、天樞、上巨虛、支溝經穴部位,熱結加刮曲池、合谷經穴部位,氣滯加刮中脘、行間經穴部位,氣血虧虛者加脾俞經穴部位輕刮,下元虛弱加氣海至關元經穴部位輕刮。每經穴部位刮3~5分鐘。

偏方3

3敷貼治療便秘 ①大田螺3個,食鹽少許。先將田螺搗爛,加少許食鹽敷貼氣海穴,每日1次。 ②牙皂末6克,蜂蜜6克,麝香3克,共調和為手指粗之條狀,納入肛門內,5分鐘內可以通便。 ③皮硝9克,加水溶解后加入皂角末,調勻敷臍部,每日1次。

偏方4

4保健功法 仰臥位,頭部略抬高與胸平,雙目微閉,舌抵上腭,兩足并攏,一手按胸,一手按腹,然后作腹式深呼吸,用鼻吸氣,宜深長,以頂起按腹之手為度。然后,用力緩慢呼氣,以按腹之手緩慢落下為度,兩手均不用力。每日練功1~2次,每次500~100息。有唾液分三次咽下。坐馬桶自我訓練 生活中,許多人早巳習慣了方便時才上廁所,而不是依照體內的反應。然而,忍便會逐漸導致便秘。但現在改善你的排便習慣還不遲。修斯特博士說:飯后是最自然的如廁時間。因此,不妨每餐飯后,坐馬桶10分鐘。假以時日,即可制約結腸養成自然的習慣。

便秘本身通常不是嚴重的毛病,然而若出現嚴重癥狀、持續三周以上、行動不便、或有便血時,應看醫生。便秘可能暗示著某種潛藏的嚴重疾病,雖然發生頻率不高。此外,若便秘附帶出現腹部腫脹,可能表示有腸閉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