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父母的小習慣 小心影響到孩子

父母是孩子們的監護人,除了照顧孩子的飲食起居,還要關注孩子的健康成長。父母是孩子最親密的人,是孩子的啟蒙老師,也是孩子最好的榜樣,但有些父母自己都沒有當好這個榜樣,他們的一些壞習慣直接暴露在孩子面前,如何指望孩子成為更優秀的人呢?

1.經常抱怨

父親總是在家里抱怨公司的領導是如何的苛刻,給的工資很少,需要做的事很多,只要出現一丁點錯誤就要被指責。母親總是抱怨別人的老公為什么能賺那么多錢,別人的孩子總是考試拿到好成績,別人的身材總是那么好。

總之父母有數不清的抱怨,而這些抱怨都豪不掩飾地暴露在孩子的視線之中。經常在孩子面前抱怨,會讓孩子從小接受到負能量,讓他們對這個美好的社會和世界充滿了恐懼,并且產生厭惡心理,有些孩子甚至對這個社會生出報復心理,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長造成極大的傷害。

2.用食物安撫情緒

每個人都有情緒失控的時候,尤其遇到傷心難過的事,有些女性家長遇到傷心難過的事情就用大吃一頓的方式來安撫自己失控的情緒,結果誤導了孩子,孩子也以為猛吃就能解決很多問題。家長們遇到心情不好的時候,大可和朋友聊聊天、散散步、做做運動來排憂解難,而不是用狂吃來打發自己的不良情緒。

3.沉迷于電腦和手機

父母要求孩子不能玩手機和電腦,一邊卻自己連吃飯的時間都要盯著手機屏幕,微信的聲音不停地在家里響起,哪怕是孩子寫作業的時候也響個不斷。電腦一直開著,QQ一直掛著,還經常關起門來玩游戲。父母這樣子怎么能做到言傳身教呢?如果孩子離開你的視線會不會也像你這樣子,想想都可怕吧!俗話說,好樣難學,壞樣就是一點就透啊!

4.過于注重外在形象


在這個高度文明的社會,注意形象是一件好事,但父母如果過于注意自己的形象,每天都要為此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會讓孩子形成這樣一種心理:只要我打扮漂亮了,我就能獲得他人的贊美,做起事情來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事實并不是這樣,好的形象固然也重要,但最重要的卻是內在美,華而不實人生不可能走向成功。

5.在孩子面前爭吵


有些父母遇到一點小事就展開口舌大戰,有些甚至在孩子而前大打出手。家庭暴力會導致孩子從小在心里埋下“用暴力方法解決最直接”的種子,孩子在學校或是其他地方遇到類似的問題時,不是與人爭吵就是用拳頭跟人解決,心理發展逐漸走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