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離開社交網站學到的五門課

兩個月前,我整個晚上都坐在電腦前面,直至我最后把視線移開屏幕。我已經登錄上社交網站,“休息幾分鐘”,很快20分鐘過去了。我看了一下我的丈夫,他在廚房做飯,邊聽著音樂。我想到的是“如果我不上網,我或許已經和他聊了20分鐘。”但是,我把時間花在了和網上的陌生人

“迎頭趕上”,完成自我的社會義務。

我不想這樣做了。

我厭倦了和那么多現實中不認識的人保持聯系。我厭倦了登錄去看別人的動態。我不會讓別人的意見影響我的真實生活,所以我去社交網站上釋放社交壓力?我好像一個偽君子——我從不想成為的人。

事情必須改變。解決方法似乎和簡單:退出登錄。沒人要求我保存社交網站上的個人資料;也沒有法律規定我一定要有一個社交網站賬戶。就算沒有我,世界照常會轉。至少,我猜它會。我決定要試一下。

差不多三個月來我沒有更新過我的社交網站,在這段時間內我知道了很多令人驚訝的事情。

1、社交網站在侵蝕我的大腦

我在毫無意識之中慢慢變成了僵尸。直到我不再發帖,我才意識到我多么經常花一整天,制定如何簡潔和詼諧地在社交網站貼上自己正在經歷的事情。當我意識到的時候,我幾乎要窒息了。我花了幾周的有意識地訓練我的大腦,提醒自己可以隨心所欲地想,不用擔心別人對我的想法會怎么想,因為如果我沒有在互聯網上張貼出來讓他們所有人都能看到,沒有人知道。

2、我擁有比想象中要少的朋友。我為此振奮。

說實話,自從我在社交網站上的“朋友”數目變成了數百,情況變得勢不可擋。你怎么可能在應付如此多的人的同時仍然還可以保持深交?不可能。我相信相比幾百個泛泛之交,有幾個知心朋友更有價值。連續幾個星期沒有看到我在社交網站上發帖,只有幾個我并不常見的朋友聯系我,問我發生了什么事,確定我是否過得好。這就是一個很好的真實檢驗。

3、“喜歡”這個詞不再意味著什么。

“喜歡”這個功能或許在開始使用的時候有著良好的意愿。但是很快,它就失去了意義。人們不再用它來表明這個帖子真的很感人、或有趣、搞笑,或者有意義的,它已經成為一種義務——證明你看過這個帖子,并對它足夠關心。人們“喜歡”該死的一切,經常是因為他們不想脫離大眾,如果他們不點“喜歡”的話,別人會以為他們在輕蔑。類似地,被問到“最近怎么樣”的時候,人們都被破口而出說:“我很好。”這個回答背后甚至沒有任何思想——它只是一種下意識的反應。這是沒有意義的。

4、離開電腦屏幕更令人滿意

真的有意義。當然跟女兒玩,和丈夫聊天,讀一本紙質書,或洗地板都比看到別人的動態會得到更多的滿足。

5、不是所有事情都需要記錄下來

就像困在牢籠的動物,記憶一旦被記錄下來就會失去一些很重要的東西。捉住一個美麗的時刻并把它分享出去,希望激起大家的同感,這是人之常情。然而還有很多精彩的時刻。它們是自然的禮物,生活的回饋,意味著會銘記在你記憶中——而不是被拍下來和不在場的數百人分享。

我承認,我承認,很難注銷的社交網站的賬號、調整回到只有我自己和在那些社交媒體之外的人的生活。一開始,我很擔心自己會因此脫離一直有聯系的朋友的圈子。然而,每一天我都會更清楚一點,我做了一個很好的決定。脫離了社交網站,我更加明晰,和讓我有必要的時間把我的注意力放在家庭、朋友、工作,還有我的旅行上,在不斷發展的科技讓人們遠離彼此的時候,保持著喝真實的、誠懇的、喜歡的人真正的交流。

社交網站,我不恨你,但是我也不會想念你。我們相處得很愉快,和你一起的時候,我還學到了一兩件事。但是我覺得我們是時候要分手了。我愛上了真實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