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濕巾紙含有毒成分 建議嬰幼兒不要使用

核心提示:最近,被央視曝光含低毒物質,口岸檢測不合格,嬰幼兒常用物品濕紙巾成為消費者關注的焦點。不過,皮膚科醫生介紹,如果單從丙二醇、苯扎氯銨等化學成分來說,難以判定濕巾有毒,關鍵是產品要滿足強制性衛生標準,正常使用不存在安全問題。不過,醫生建議嬰童等皮膚敏感人群盡量少用。

最近,被央視曝光含低毒物質,口岸檢測不合格,嬰幼兒常用物品濕紙巾成為消費者關注的焦點。9月11日,澎湃新聞在上海市場上走訪獲悉,針對央視曝光的濕巾含有低毒物質丙二醇等,不僅涉及國產品牌濕巾,多個進口品牌同樣“中槍”。

不過,皮膚科醫生介紹,如果單從丙二醇、苯扎氯銨等化學成分來說,難以判定濕巾有毒,關鍵是產品要滿足強制性衛生標準,正常使用不存在安全問題。不過,醫生建議嬰童等皮膚敏感人群盡量少用。

進口濕巾同樣含丙二醇

近日據央視調查,市場上不少濕巾含有丙二醇、苯扎氯胺等化學成分。丙二醇是低毒化學溶劑,長期使用濕巾擦手,再拿東西吃會導致有毒物質進入胃腸道,存在安全隱患。此外,丙二醇溶解度大,大概有5%的人會有過敏反應,長期使用會對皮膚造成傷害。

昨日,澎湃新聞記者在上海市紅房子婦產科醫院附近的母嬰用品店走訪看到,濕巾有草本、清潔、護手、女性護理、嬰兒臀部護理,嬰兒口手專用等多個品種。在包裝背面成分標注中,多數都表明含有“丙二醇”等化學物質成分,但并未標明含量。

前來選購的黃女士表示,兒子一歲,家里從來不斷濕巾,“用濕巾給孩子擦手、擦屁股,而且我只買進口的。”

央視新聞中提到的有毒物質有兩種:一種是丙二醇,英文是Propylene Glycol,有時也縮寫為PG;另一種是苯扎氯胺,英文是Benzalkonium Chloride。記者發現,嬰幼兒使用較廣泛的NUK、chuchu等進口品牌以及貝親等國產品牌濕巾,都含有丙二醇,而且大多不標明具體含量。

嬰幼兒用清水洗皮膚最好

丙二醇到底是什么?

中國地質大學材化學院柯漢忠教授表示,丙二醇是種低毒的化學溶劑,是一種透明、無色、具黏性及吸濕性的直鏈脂肪醇液體,與香料有良好的互溶性,并且具有一些保濕、抗菌作用,因此常用于濕巾、卸妝油、洗面奶等化妝品。“大家也不必談丙二醇就變色,一般化妝品中,丙二醇的添加量不會超過5%,由于易揮發,所以影響并不大。”柯漢忠解釋,一般認為丙二醇對皮膚的滲透力強,溶解力大,長期且過量使用會對皮膚造成傷害,尤其是敏感性皮膚。

在微博上人氣超高的育兒專家崔玉濤醫生則表示,幼齡兒童的皮膚嬌嫩,一般濕巾內液體含有化學物質,對他們的皮膚有刺激作用,可能會破壞皮膚的保護屏障,所以他建議不要給孩子使用濕紙巾或免洗擦手液。外出前,家長可將幾塊小毛巾弄濕,放入塑料袋內,待孩子手臟時擦手用。如果手過臟,可用流動水沖洗。

“在正常用量下,丙二醇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多名皮膚科醫生公開指出,濕巾中的丙二醇和苯扎氯胺含量很低,一般不會被皮膚吸收。但嬰幼兒等皮膚敏感人群最好少用濕巾,并且不要用其接觸食物,用清水清洗皮膚會更安全。

濕巾丙二醇含量缺乏標準

澎湃新聞記者了解到,國家相關法規對防腐劑、染發劑、色素等作出限量規定,但對丙二醇等溶劑物質沒有明確規定,原則上屬于可用物質,必要時需提供相關使用依據。

人體用濕巾衛生指標應符合強制性標準GB15979的規定,而GB15979-2002《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衛生標準》并未具體規定丙二醇、苯扎氯胺能否添加,但明確指出濕巾不得對皮膚與粘膜產生不良刺激與過敏反應及其他損害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