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秋季吃火鍋 少點5類蔬菜

天氣越來越涼爽了,吃火鍋的人也越來越多了。吃火鍋時可以涮的菜種類很多,但是有的卻是不健康的。那么你知道吃火鍋有哪些飲食禁忌嗎?今天小編告訴大家吃火鍋時少點5類蔬菜,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營養價值不高的菜品,包括高能量、高膽固醇和高鹽分的菜品

高能量菜品

主要包括肥牛、肥羊、羊尾等,這類肉飽和脂肪含量高,能量高,過多食用容易造成能量過剩,增加肥胖風險。

建議大家在選擇牛羊肉時盡量選擇瘦一點的,那種有大理石花紋的牛羊肉脂肪特別高。另外,也可以用魚蝦貝類、豆制品等代替部分牛羊肉,享受美味、保證蛋白質攝入的同時降低了能量、飽和脂肪攝入。

高膽固醇菜品

主要包括豬腦、肥腸等內臟類。這類菜品雖然口感好,但膽固醇含量卻高得驚人,過多食用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風險。

此外,動物內臟有害物質殘留較多,不易去除。高脂血癥、高膽固醇患者應避免食用,一般健康人群也要少吃。

高鹽分菜品

主要包括午餐肉、香腸、魚丸、牛肉丸等加工肉制品,這些菜品在制作的過程中已經加入不少鹽分和食品添加劑。

吃火鍋時,鍋底、蘸料中也含有不少鹽,如果再食用加工肉制品,很容易造成鈉鹽攝入過量。

二、可能存在安全問題的食品,主要包括毛肚、百葉、黃喉、鴨血、鵝腸等。

毛肚、百葉、黃喉等水發產品

這類食品常被報道用“甲醛”、“火堿”等有毒化學品處理,長期食用會破壞神經系統和消化系統,危害人體健康。

一般來說,用火堿和甲醛處理后的食物顯得又大又白,口感更脆,保鮮期也可延長。建議大家盡量選擇品牌火鍋店,產品安全比較有保障。

易染色食品

曾經被媒體曝光的染色菜品主要有鴨血、海帶、金針菇、鮮竹筍、鴨腸等。部分作坊利用工業化學物對產品進行“上色”處理,使菜品顏色鮮亮。

消費者如果發現鮮鴨血、鮮鴨腸等的顏色過于鮮艷,海帶泛著青色,就要提高警惕。

另外,雖然鮮腐竹、鮮豆皮的口感美味,但易腐爛變壞并招蠅蟲,有些商家會用甲醛浸泡以保持新鮮,顏色鮮亮。所以這類菜最好買干制品。

健康吃火鍋 牢記7準則

1、選擇什么樣的鍋底——清水鍋底最好

最好的火鍋湯底就是白水,里面加一點蔥、姜、海米、香料,沒有添加油脂,這樣的湯底幾乎沒有熱量。麻辣紅湯雖然味道濃郁,但里面的油脂含量非常高。

而且很多紅油鍋底在室溫下是凝固狀態的,這說明一方面油脂可能被反復使用,另一方面其中飽和脂肪的含量過多。

如果喜歡吃辣,可以選擇在蘸醬里加入少許辣椒油,既能吃到辣,也不會脂肪攝入過高。

2、食物材料的選擇——天然新鮮、種類多樣、多素少肉、菌薯兼備

多點蔬菜、薯類、菌類、豆制品,少點肉類,而一些加工好的半成品最好不點。這些半成品指的是:午餐肉、火腿腸、魚丸(純魚肉做成的魚丸不在此列)等。

蔬菜應該是種類、數量都最多的食物,最好能兼顧各種蔬菜,一定要有對身體益處大的綠葉菜:菠菜、茼蒿、香菜、萵筍葉、豌豆苗、西蘭花、綠葉生菜、油菜等。

再根據喜好選擇一些淺色蔬菜,如大白菜、冬瓜、白蘿卜、筍片等。蘑菇也可多點一些,很多火鍋店都有菌類拼盤,不妨點一份,可以一次吃好幾種蘑菇。

紅薯、土豆、山藥、芋頭這些薯類點一些,一起涮出來當主食吃,比吃完火鍋再來個油酥油、炸饅頭、白面條要強得多。豆腐、凍豆腐、豆腐皮都非常適合涮煮來吃,但要注意油豆泡、油炸過的腐竹都是脂肪含量較高的。

肥胖、有慢性病的人要少點脂肪含量高的肥牛、肥羊,因為用來涮煮的肥牛羊肉片脂肪含量可高達30%。最好點瘦牛肉片、魚蝦、雞肉片、百葉毛肚、鴨血這些脂肪含量比較低的肉類。當然如果是怕冷瘦弱的人,可以點一些牛羊肉。

3、吃火鍋的順序——先素后肉

一般人吃火鍋都是一開始就先吃肉,通常是幾盤子肉吃完了,也差不多飽了,菜只是隨便吃幾口。這種方法很不可取,很容易一下子吃進去大量的脂肪,而蔬菜和主食少得可憐。

最好的順序是先涮薯類和蔬菜,先將胃部填充一些,再吃肉類,這樣可以避免吃進太多的脂肪,有利地控制總熱量。如果實在是想先吃肉,那也一定在吃肉的同時,多涮蔬菜并搭配薯類。而且蔬菜的量至少要在肉的2倍以上。

4、吃火鍋的溫度——宜溫不宜燙

很多人都喜歡吃火鍋時熱火朝天的感覺,喜歡剛從湯中撈出的燙燙的食物。實際上,這樣吃非常危險。

我們的消化道是非常怕熱的,口腔的耐熱溫度是65℃,而食道黏膜的耐熱溫度只有45℃。過高的溫度會傷害到嬌嫩的口腔和食道黏膜,再加上麻辣的刺激,非常容易使口腔和食道引發炎癥、潰瘍。

涮煮的食物不要剛從滾燙的湯中夾出來就吃,多控一控,將湯水盡量瀝干,放入小盤中晾至溫熱不燙的時候再吃。

尤其要注意脂肪含量多的紅油火鍋,因為夾出來的食物外面會裹著一層油,有非常好的“保溫”作用。

食物內部的溫度會很高,而且有這一層油的“保護”降溫也會比較慢。所以夾出來后一定要多等一會,等食物徹底不燙了再吃。

5、涮煮的時間——長短有別

葉類蔬菜切忌長時間放在火鍋里煮,在沸騰的鍋中稍加焯燙就可夾出。煮時間過長會增加營養素的流失,也會失去蔬菜鮮嫩的口感。

肉類則要保證熟透。很多人喜歡肉質嫩滑的口感,把肉在湯里稍微燙一下還是半熟時就吃同,這個習慣非常不好。

半熟的肉中很可能會含有未被殺滅的細菌、寄生蟲,引起胃腸感染,一定要將肉煮至徹底熟透再吃。

當然了,肉煮熟也別老在鍋中煮著,熟了就取出來吃。所以不要一次放入很多肉,吃多少放多少,隨吃隨涮,味道最好。

6、蘸料的選擇——醬好還是油好

火鍋蘸料通常是麻醬或香油,香油是純脂肪,熱量極高。芝麻醬稍好一些,熱量仍是比較高的。在調味時,通常還會加入醬豆腐、韭菜花這些很咸的調料,所以芝麻醬調料時要注意鹽過多的問題。

推薦一種調味料:用少量的芝麻醬,加少許的醬豆腐(或用鮮味醬油),再加上一些醋,攪拌均勻來做蘸料,就會比純香油和麻醬調料要好一些。

無論哪種醬料,都不宜吃得太多,既然是蘸料,蘸一點點,起到提味的作用就可以了。

7、火鍋湯要不要喝——不喝為宜

很多人特別愛喝火鍋湯,但火鍋湯不宜多喝。

因為涮煮過肉類的火鍋湯中有很多嘌呤痛風、尿酸高的人不能吃火鍋。而除了嘌呤,火鍋湯中的脂肪也不少,哪怕是用清水涮鍋,在煮過一些肉后,也會有相當一部分脂肪溶到湯里,如果是用白湯、骨湯做鍋底,本身的脂肪含量也會很高。而且涮過蔬菜的湯中還會有亞硝酸鹽、草酸等成分。

所以說,火鍋湯也要盡量少喝不喝。如果確實喜歡喝湯,那么就在剛開始,涮煮時間比較短、涮煮材料比較少的時候喝。已經煮了一兩個小時大量菜肉的湯,還是不喝為好。

總結:通過小編上文的介紹,你知道吃火鍋時少點哪5類蔬菜了嗎?你知道吃火鍋有哪些飲食禁忌了嗎?火鍋雖然美味,但是也不可以經常吃,健康飲食才能讓你遠離各種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