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小編揭秘:土豆真正的故鄉

土豆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很為普通的蔬菜,土豆可以用來做菜,還可以做薯條等小零食,土豆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是不是覺得自己對土豆很了解了,那你知道土豆故鄉的秘密嗎?看小編來揭秘。

在土豆真正的故鄉———南美洲秘魯的山區里,土豆的品種更是多達3000余種。

秘魯最好的土豆是黃土豆,當地人把它叫“華依羅”,意思是雞蛋黃。別看黃土豆外形比較難看,狀似生姜,凹凸不平,但味道極好,營養成分非常高,幾乎是秘魯的“國菜”。除了自己食用外,秘魯還向世界各地出口冰凍或者煮熟的黃土豆。而在西方普遍種植的白土豆,雖然個頭很大、外形好看,但味道就比黃土豆差遠了。

直到今天為止,土豆依然是大多數秘魯家庭的主食。在秘魯,光是土豆的烹飪方法就有100多種,包括土豆餅、土豆泥蒸雞肉等等。其中,知名度最高的要算“巴恰曼卡”大餐。

在安第斯山區土語中,“巴恰曼卡”的意思是“地上的鍋”。在做這道大菜前,先要在地上挖出一個大坑,鋪上卵石用火烤熱,然后在石頭上放上各種肉類、土豆及其他調味料,再鋪上芭蕉葉或樹葉,最后蓋上泥土。大約過上兩三個小時,這道以大地為鍋、帶著泥土氣息的大餐就制成了。不過,這道美味佳肴一般不適合獨自享用,人們往往在親友相聚或者節慶時,趁著熱鬧的氣氛才一起制做。它在秘魯所有食物中的地位,和中國北方的餃子頗為相似。

秘魯另一道有名的土豆菜肴是“洛克羅”,其實就是母雞燉土豆。原料是土養的母雞1只,黃土豆1公斤,白土豆1公斤,3個綠辣椒,4個洋蔥,一些蒜泥。把母雞切塊燉1個小時后,放入已經去皮的土豆和其他輔料,再煮1小時左右即可。

土豆的故鄉在秘魯,想到土豆來自遙遠的南美洲,不得不感慨,這個世界太小了,那你是不是對你家的土豆更喜歡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