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寶寶不吃飯 媽媽怎麼辦

不知道媽咪們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煩惱,有一個時間段內孩子不喜歡進食,東西喂到嘴裡又吐出來,或是只吃一丁點,怎麼也喂不進去。明知道孩子餓著肚子,可他們就是寧願餓也不喜歡吃,這是怎麼回事呢?媽咪們有沒有找到原因?

1.吃膩了,不想吃

有些媽咪因為奶水不足,三四個月之後就給寶寶添加輔食了。輔食一般都是米糊之類的東西,孩子吃一段時間之後就吃膩了,他們也就不想吃。米糊這一類的東西畢竟不是母乳,味道不怎麼好不說,還容易上火,孩子不想吃很正常。如果遇到這種情況,媽咪們不妨給孩子換個口味試試。吃點蔬菜汁,改善一下口味,再換玉米糊,瘦肉湯之類的食物,孩子的輔食最好是豐富多彩,這樣孩子就不容易吃膩。

2.有不愉快的經歷

平時都是媽媽喂孩子吃東西,媽媽因為家務比較多,喂孩子也就手腳麻利,一勺接一勺,三下五除二就把孩子喂飽了。國慶放假外婆來看小寶,外婆有時間也有經驗,喂寶寶吃飯細心又不快不慢,孩子很快就適應了外婆的節奏。結果放了幾天假之後,外婆回去了,媽媽再喂寶寶,寶寶就是不肯吃,拿著勺子從左遞到右小傢伙就是不吃。媽媽沒轍了,只得打電話請教外婆,外婆笑咪咪地告訴媽媽,去買套新的碗勺,放慢喂的速度,孩子自然就肯吃了。聽了外婆的,媽咪換了新的碗和勺子,又放慢了餵食的速度,寶寶果然吃得特別好。

3.固定的吃飯地點

給孩子餵食不能端著個碗四處亂跑,跟在孩子屁股後面,這樣子很容易養成壞習慣,喂一次飯兩個小時都搞不定。孩子吃東西一定要固定一個地方,孩子玩的時候可以好好玩,但吃飯的時候一定要回到自己的坐位上,這樣孩子就很少出現不吃的情況。如果不固定地點,孩子可能叫他們數次,他們都不會過來吃飯。固定地點可形成條件反射,一說到吃飯,孩子馬上就能想起坐的位置。

4.固定的餵食時間

孩子一旦形成固定的進食時間,在非進食時間內小傢伙就不想吃,哪怕父母把東西塞進去,他們也會給吐出來。所以,父母和家人不要輕易打亂孩子固定的進食時間,在其他時間段喂孩子其他食物,否則對孩子養成好的飲食習慣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