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健康新知:要想腎臟好,遠離大魚大肉!

依據衛生部統計,腎臟疾病位於人們十大死因,排名第八位。到九十年初以前,我國晚期腎臟病患者超過三萬人,平均每一萬人口中就有十四人病患末期腎臟病,而目前國內洗腎病人更高達三萬人,由此可知腎臟病的預防已是當務之急。腎臟細胞不像肝細胞,它無法再生,因此一旦病患慢性腎臟病就無法回覆,不過以現在醫療的技術是可以延緩洗腎,甚至可以阻止腎臟功能持續下降。

現今婦女就業比率比以往高,所以外食機率也增多,一般大家在判斷菜色好壞時,往往是依肉類含量的多寡作標準。似乎一個便當中若肉類占的少,就會顯得菜色不好,年節辦桌若不是大魚大肉,就會顯得沒有誠意,看起來不夠豐富。可是您知道嗎?市售便當中所含的蛋白質,往往超過人體一天的需要量,舉例來說,一個雞腿飯基本上至少有四兩的肉,一個排骨飯基本上就有三兩的肉,如果其中一道菜又是鹵由豆腐或蛋,那麼蛋白質的含量就不只這些了。然而一般健康的人,一天肉的需要量約四到五兩,所以長期處於這種高蛋白質飲食的情況下,腎臟的負擔就會與日俱增。

當一個人進入腎衰竭的階段時,需采限制蛋白質飲食,目的在於避免身體產生過多的含氮廢物及減少腎臟的負擔,若腎衰竭病人沒有及時調整飲食方式,仍然大魚大肉,結果可能會提早進入洗腎階段。另外,若病患減少蛋白質攝取時,沒有適當補充熱量,則容易營養不良,所以低蛋白點心的補充,例如:冬粉、西米露、粉圓、太白粉等製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