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口腔不衛生,小心牙周病!

若口腔衛生沒做好、刷牙沒有刷乾淨,口腔中有些細菌就會分泌毒素,剛開始會形成牙菌斑,時間一長,就會引起牙周病,而這些細菌毒素不但會傷害組織,也會釋放一些發炎因數,引發發炎反應。根據研究觀察發現,牙周病致病細菌可能隨著血液流通進入心血管系統,由於細菌毒素會引起發炎反應,因此就容易讓動脈粥狀硬化現象變得更嚴重。

牙周病持續惡化,對牙齒、牙齦健康更是一大威脅。牙周病剛開始會造成牙齦流血,隨著病情加重,可能造成牙齦腫脹、牙肉萎縮、牙縫變大、牙齦長膿包等問題。重度牙周病甚至會引起牙齒鬆動。不過因為初期牙周病不會引起疼痛症狀,很多人看到牙齦流血就以為是火氣大、沒睡好,沒有積極治療,因而延誤治療時機。

想要預防,就要學習如何正確使用牙刷、清潔牙縫工具,吃過東西一定要徹底清潔口腔、牙齒、牙縫等部位。儘量不要抽煙,最好半年檢查1次。若接受口腔檢查後還是持續出現症狀,建議到有牙周病專科的醫院接受進一步檢查、評估。

牙周病的痛與神經的痛是不一樣的。牙周病的痛,吃個藥可能會好,但這是表面上的,牙周深部仍持續在發炎。若突然發現牙齒開始搖的時候,代表牙周發炎已經有一定程度了。牙周病痛的時間是局部的某幾顆牙齒,一般來說會有些症狀,像是有紅腫、膿、牙齦出血、牙齦萎縮、悶痛(感覺浮浮的),嚴重者地基會被掏空,牙齒開始會搖。有初期警訊、症狀時,會先做基本的治療,X光的拍攝、口內檢查、洗牙、測牙周囊袋、齒齦下刮除術等,並教導正確地口腔清潔。4~6周後進入第二階段的治療,會評估是否做牙周手術,最後定期回診、追蹤三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