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保護足部,健康走遍天下!

人類足跡遍天下,據一項統計調查顯示,每名成人平均每天步行四哩路,即一生步行的路程可以環繞地球約五次。 除走路外,生活中許多活動都需要兩隻腳的配合,如“梳洗、購物、旅遊”等,因此足部每天承受不少壓力。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中,約有八成曾患上不同程度的足部毛病,可惜長者一般都會忽略這些問題而不予理會,致令情況惡化。

足部是指足踝(腳眼)以下部分,由二十六塊小骨,及其他軟組織組成,負責承托和平衡,並協調下肢活動。正確的護腳習慣可以預防常見的足部問題。 以下的護足備忘錄,有助你培養正確的護足習慣。

足備忘錄:

(一) 保持足部衛生

每天用溫水清洗足部,趾縫間必須抹幹。

避免皮膚乾燥爆裂可使用潤膚膏保持皮膚滋潤;腳底若沾上潤膚膏,必須小心以防滑倒。

定時修剪趾甲,修剪時後將鋒利的甲角銼滑;剪趾甲時不應過於貼近甲,以免受傷。

(二) 每天檢查足部

每天仔細觀察足部,如發現皮膚損傷、紅腫、疼痛及關節變形等徵象,應儘快請教醫護人員。

(三) 穿著合適的鞋襪

穿著襪子不但能保暖,而且能減少走路時足部皮膚與鞋的磨擦,更可吸收腳汗,減少污垢積存在鞋內。

無論在居室內外,走路時應穿著鞋子;每人應有最少有兩雙活動的鞋,以便每天替換,保持足部衛生。

選擇合適的鞋能令走路輕盈舒適,更可以預防足部變形。

(四) 均衡飲食、適量運動

均衡飲食和充足水分是健康的基本元素。適量運動能加強血液迴圈、保持筋腱柔韌和關節靈活。日常走路只能活動足部的筋、肌和關節,故每天 應做適量的足踝及腳趾運動,如活動腳趾、用腳趾拾紙巾,以及活動足踝作上、下、左、右擺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