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補水妙招:抓住2個時機 輕鬆補水

上班族每天工作節奏非常快,壓力也不小。長期在電腦前工作,有時候一忙就是一個上午,連一口水都合不上。大多數辦公室都不透風,空氣污濁和電磁污染無法避免,這樣會造成皮膚乾燥。再加上辦公室族運動少,久而久之,還會導致氣血不暢、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諸多問題。所以,對於坐辦公室的人來說,排毒就顯得非常重要了。排毒有很多辦法,其中一個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喝多喝好水。

辦公室症狀,用水來化解

1、喚醒大腦活力

大腦害怕缺水,且大腦電解質的運動大多依靠水分,所以身體缺水的時候,人會頭疼、頭暈、無法集中注意力。水是大腦的“補品”,工作中,當你感到疲憊,需要調節工作節奏時,一杯好水能讓大腦重新動起來。

2、撫平焦躁情緒

當工作煩惱排山倒海而來,讓你壓力倍增時,體內的腎上腺素就會飆升。想讓它如同其他毒物一樣也可以排出體外,方法之一就是多喝水,使腎上腺素連同多餘水分一起排出,從而讓頭腦變得更加清晰。

3、和乾燥肌膚說拜拜

辦公室渾濁的空氣和輻射環境常常使肌膚變得乾燥黯淡。一旦脫水,可能引起皮膚上細小的皺紋和紋理變深。水是天然的美容霜,喝水能為皮膚細胞補充水分,使它們更飽滿,讓人看起來更年輕。

科學飲水計畫

常常覺得自己工作缺乏效率,身體缺少動力?這並非你的身體開始老化,也可能是你沒有掌握正確的補水時間。喝水也有學問的,把握以下的時機補充水分,讓你的身體充滿水分!

早上7:00

經過一夜睡眠,身體開始缺水,起床先喝250毫升淡鹽水或白開水,可幫助腎臟及肝臟排毒。

上班前8:30

從起床到辦公室的過程,身體無形中會出現脫水現象,所以到了辦公室後,先給自己一杯至少250毫升的水。

上午茶歇10:30

在辦公室裡工作一段時間後,再給自己一天裡的第三杯水,補充流失的水分,有助於放鬆緊張的工作情緒。

午餐後12:50

用完午餐半小時後,喝一些水,可以加強身體的消化功能。

午後15:00

喝一杯健康好水,為身體排毒,為肌膚補水,同時提神醒腦。

下班前17:30

下班離開辦公室,再喝一杯水,增加包租幹,吃晚餐時自然不會暴飲暴食。

睡前22:00

睡前1到半小時再喝上一杯水,不過別一口氣喝太多,以免晚上上洗手間影響睡眠品質。

運動能鍛煉身體,緩解各種亞健康狀態。但是,很多人對運動中應如何補水摸不著頭腦。其實,這也是個補水的好機會,運動前後適量飲水,不但能排毒養顏,還能提升運動效率呢。那麼,運動中應如何有效補充體內水分?什麼水才真正有助於健康同時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們來一一解答。

運動適合喝怎麼樣的水?

在運動的過程中,大量出汗帶走了體內的水分你和鈉、鉀、鎂的元素,所以運動前後不僅要補水,更要補充我們所流失的營養成分,讓身體保持健康與活力。這時候應該喝帶有對人體健康有益的鈣、鎂、氟化物等元素的礦物質水。

在長距離或長時間運動中,身體大量出汗,如果不及時補充適當水分,就要大量消耗體液,破壞身體內的環境平衡,所以說在運動中補水是相當重要的一個環節,根據運動的時間點,掌握科學合理的補水方法,就能讓你更好地享受運動的快樂。

運動前

運動前在體內提前儲存一些水分,可減輕運動時的缺水程度。運動前30分鐘應現補充250-500毫升的水。

運動中

運動中飲水應少量多次,讓水分徐徐不斷地進入體內,使血容量不發生太大的變化。機體內環境穩定,有利於生理過程和運動活動的進行。如果過多的水分積聚在腸胃裡,不僅加重胃腸負擔,直接妨礙膈肌的活動及影響呼吸,而且也容易引起慢性腸胃炎。

再者,喝很多水,就會出很汗,大量出汗時會帶走過多的鹽分,破壞身體內平衡,造成血液內鹽濃度的降低,容易引起頭暈、疲倦和食欲不振,甚至發生肌肉抽筋的現象。

注意

1、切忌一次大量飲水,若水分驟然進入血液,使血液稀釋,容易導致血容量增加,加重心臟的負擔。

2、運動過程中,每間隔20-30分鐘補水一次,補水量每次150-200毫升為宜。

3、飲用8-12℃的水會有比較好的吸收效果。

運動後

運動會帶走我們身體裡大量的水分,當然包括一些電解質:鈣、鎂、鉀、鈉等微量元素,因此,運動後應當補充適量水分,以免因身體水分流失過多而造成疲勞。

注意

1、避免在運動後立即大口、大量喝水。

2、儘量不要飲用冰水、含糖飲料或碳酸飲料,以微溫的白開水為佳。

3、每喝一口水都應該在口腔內輕漱幾秒後再緩慢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