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感冒時喝水也要講科學

天氣逐漸轉涼,衣服越穿越厚,帽子、圍巾等保暖工具也逐一登場。感冒當然也不甘寂寞,在冬天你一不注意就有可能變成感冒患者。而每每感冒,聽到最多的便是“你感冒了要多喝點熱水,這樣才能好的快”,無論是在父母家人還是好友,感冒要多喝水已經似乎成為了一種共識,自己也會在不經意間對感冒的朋友父母說,要多喝點熱水。

當有人說提出感冒多喝水不好的時候,忽然感覺自己的認知被顛覆了。然而到底感冒了應不應該多喝水呢?

對此,流行病專家指出,感冒時如果盲目大量喝水,反而會造成身體脫水!因為感冒時,人體會通過發燒來對抗病毒,這個過程會使體內水分大量流失,同時也會帶走鈉、鉀等電解質成分。這時,如果只是大量補充白開水,會令體內鈉、鉀等電解質元素被沖淡。當體內鈉元素濃度下降過多,人體會出現眩暈、乏力等情況。這時,大腦會自動發出信號,通過尿液、汗液等方式排出體內多餘水分以達到體內電解質濃度平衡的需要,這就是醫學上所謂的“自發性脫水”。

所以在感冒時可不應該盲目喝水,要在補充水分的同時注意補充電解質,這樣才是科學補水,而對於如何補充電解質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選擇飲用含有電解質的飲料,當然感冒時一下子喝很多水也是不正確的,隔一段時間喝一些為好,一次飲用大約300ml的量為佳。

要記住了哦,感冒的時候要科學喝水,可不能盲目喝水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