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心臟病用藥的中醫治療

心臟病對我們的影響是很大的,是需要儘早的去治療的,如果不能夠儘早治療,心臟病在發作的時候就會對我們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脅,現在治療心臟病的方法已經很多了,還有很多的藥物治療,今天我們給大家介紹的是中醫治療高血壓的方法,有時候中醫治療的效果也是很好的。

氣虛 表現為胸悶、心悸,神疲乏力、氣短、動則汗出,頭暈目眩,遇勞則甚,舌質淡胖邊有齒印,脈虛無力。

治擬補氣養血,選用人參養營湯:人參、黃芪、白術、茯苓、麥冬、甘草、地黃、當歸、白芍、遠志、五味子。或選用炙甘草湯:炙甘草、玄參、桂枝、生薑、麥冬、酸棗仁、阿膠、生地、麻仁等。

陰虛 表現為胸痛隱隱、心悸,夜寐不寧,口乾舌燥,五心煩熱,舌質紅少苔,脈細數。

治擬養陰,選用生脈飲:生地、玄參、麥冬。若患者口幹、五心煩熱症狀突出,選用天王補心丹,治擬滋陰清火,養心安神,藥用人參、玄參、丹參、茯苓、五味子、遠志、桔梗、當歸、天冬、麥冬、柏子仁、酸棗仁、生地、辰砂等。

陽虛 表現為胸悶痛、心悸,畏寒、怕冷、四肢不溫,唇甲暗紫,舌質淡胖水滑,脈沉細。

治擬溫陽,選用右歸飲,藥用熟地、山茱萸、枸杞子、杜仲、山藥、甘草、附子、肉桂。若兼有水腫時,治擬溫陽利水,方用真武湯:茯苓、附子、白術、白芍、生薑等。

血虛 表現為胸痛,心悸,失眠,頭暈眼花,面色無華,爪甲淡白,舌質淡,脈細無力。

治擬養血補血,選用四物湯:當歸、白芍、生地、川芎。或選用八珍湯:當歸、白芍、生地、川芎、人參、白術、茯苓、甘草等。

寒凝 表現為胸痛掣背,遇寒痛甚,心悸,面色蒼白,四肢厥冷,舌質暗,苔白,脈沉細。

治擬辛溫通陽,開痹散寒。選用栝樓薤白白酒湯:栝樓、薤白、白酒。若疼痛無休止,可加用芳香溫通止痛藥,如蘇合香丸。

痰濁 表現為胸悶如窒,肢體沉重,泛泛欲吐,形體肥胖,苔濁膩,脈滑。

治擬通陽泄濁,豁痰開結,選用栝樓薤白半夏湯:栝樓、薤白、半夏。

血瘀 表現為胸痛如針刺,心悸不寧,入夜更甚,舌質紫暗,脈沉澀。

治擬活血化瘀,通絡止痛,選用血府逐瘀湯:當歸、川芎、生地、赤芍、桃仁、紅花、柴胡、枳殼等。若血瘀疼痛較輕者,可選用丹參飲:丹參、檀香、砂仁等。

對於心臟病在中醫上怎麼用藥治療,希望大家能夠多一些瞭解,對照自己的病情去用藥是很關鍵的,希望大家對於這方面的常識能夠去多一些瞭解,畢竟現在心臟病已經有了很高的發病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