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如何正確地表達生氣?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情緒,而生氣就是大家比較熟悉的一種情緒表現。但是我們都知道生氣是不好的情緒表現,尤其是在公共場合,一定要學會克制自己的生氣,正確的表達。否則不僅不利於自身交際,生氣時的情緒起伏,也會導致血壓傷身,甚至心跳加快,心慌等問題。那麼,應該如何正確發洩自己的情緒呢?

一、得不生氣時且莫生氣

打仗最好的方法是不戰而勝。同樣的,說服別人的最好方法是不要生氣。氣在心頭,如何做到不與人生氣?你要學會專注去做你應做的事情。

在施行專注做事計畫的時候,不斷會夾雜著有冷漠、報復的念頭,打破了你內心的平靜。其實,專注做事的過程,不是以把人當空氣的方式來報復對方,不是對人冷漠,而是在等待一個與對方洽談、和好的時機。時機未到,你自己不肯降低身價去遷就對方,就算你能俯下了身子,也未必得到對方的熱誠回應。不記恨,以寬宏的情懷去包容別人的錯失,是件實屬不易的事情。保持平靜,不要生氣,不要在精神上淪陷,不要讓你的情緒機制失靈、失控,使一切在常態中開展,是一項重要的心靈訓練課,是我們要養成的良好的情緒習慣。

二、待理由充分後才表達生氣

你要向別人表達你的生氣,你內心必得有充分的理由。理由不充分,就難以生別人的氣。就算你能沖別人亂發火,也不能理直氣壯,難以起到震懾別人的效果,處於弱勢的一方也會在心底瞧不起你。另外,為雞毛蒜皮的事情生氣不值,這就是所謂的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所以,我們應當養成寬容、謙讓的美德。

三、生氣時不要聲色俱厲

吹鬍子瞪眼睛,拍桌子,暴跳如雷等,是生氣時聲色俱厲的表現。喜傷心、怒傷肝、思傷脾、悲傷肺、恐傷腎、驚傷心膽,這是中醫上的理論。聲色俱厲地生氣,直接傷及人的內臟,影響人體氣機。同時,也給受氣者帶來傷害。人都有保護自尊的需要,傷害了別人自尊,無形跡可究,但影響最為深遠。那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我們感到難過是因為我們哭泣,感到氣憤是因為我們鬥爭,感到害怕是因為我們顫抖。”這是詹姆斯-蘭格的情緒理論。要減輕生氣等負面情緒的傷害,你就要學會放鬆——或是換個場景,或是換個舒適的姿勢靜坐片刻,以此消除生理、心理上的緊張。

如果可以的話,還是儘量不要生氣,因為常常生氣並不利於我們的心理健康,經常發脾氣也會讓身邊的人對你更加的疏遠。所以說壞情緒降臨的時候,要及時控制,做別的事情,來讓注意力得到轉移,減少生氣,也是對身心的一種養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