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好脾氣, 善良,大度的人一般都長壽

先給大家講個別人的故事,有個中年婦女,孩子也已經成家,自己也即將退休,眼看就要過天倫之樂了,可是卻查出了癌症。雖然現在癌症得的人很多,但是她讓身邊的人不得不反思,原因是她很容易就生氣,比如買個菜,缺斤少兩了都要跟人家爭個面紅耳赤,喋喋不休。這有可能是個特例,但是不得不讓人反思愛生氣的人是不是一般都不會長壽,其實我們每一個人更應該得到溫柔的對待,做到有氣質有度量。

年初.香港著名慈善家邵逸夫先生在家.中安詳離世.享年107歲。我們在惋惜的同時.又羡慕他的高夀.畢竟在這個世界上並沒有太多的人能活過百歲.但邵先生做到了,因為他的善。 早在2500多年前.孔聖人就在《中庸》中寫道“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大德必得其壽”的句子.意思是只有具備高尚道德修養的人.才可能獲得高夀。邵先生正是這樣一位“仁者多壽、善者多康”之人。說到邵逸夫.有些朋友可能覺得很陌生,但是要提起我國各地學校中的“逸夫樓”。則是無人不曉的。自1985年以來.邵逸夫通過“邵逸夫基金”連年向內地教育部門捐贈鉅款建設教育、教學設施。截止到2014年.從小學到大學的教學樓、圖書館、科技館.“逸夫樓”已達近3萬座.密密麻麻幾乎遍佈全中國。正是這份仁者之心.才讓先生得此高夀。 我國歷代養生家均強調.養生必須與道德修養協調一致。因為,仁愛之人的心和山一樣平靜穩定.他們以愛待人.站得高、看得遠,寬容仁厚,不役於物.也不傷於物.不憂不懼。因為心中充滿善意.這些人一般都性格沉著冷靜平和.與人為善,樂於助人。同時,他們也會得到來自他人的感情和友誼.使內心不斷產生滿足感.如此優良的心境有助於放鬆精神.並能提高自身的免疫功能。相反,敵意、忌妒心強和有侵害傾向的人.學不會寬恕.甚至總想伺機報復別人.他們經常處在被激怒的狀態中.這時體內腎上腺素就會大量釋放.心肌耗氧量增多、血壓和血液黏滯性驟升、血小板聚集功能加強,極易發生意外.因此.這類人比善良之人的死亡率要高出數倍。由此可見.做慈善為仁者具備了長壽的最根本素質。

老年朋友也要向邵老先生學習,做個“仁者壽”的人。雖然我們沒有邵先生那麼多的財富.但我們可以活得瀟灑一點、糊塗一點.盡自己的力量日行一善。《黃帝內經》中有“怒傷肝、喜傷心、憂傷肺、思傷脾、恐傷腎”的記載.每一種過度的情緒都可以直接傷及我們的五臟六腑.甚至導致功能嚴重受損。

問題就是大家的情緒不要大起大落,在要爭吵的時候先冷靜幾分鐘,不要讓自己一下就把脾氣爆發出來,其實有很多事心平氣和的就解決了為什麼非要爆發“戰爭”,這樣只會兩敗俱傷,傷了和氣還氣壞了身體。要懂得忍讓,學會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管別人先怎麼對你,你都要先善良大度的對待別人,才能得到更多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