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經期透露出你的身體秘密

每個月一次的特珠情況是很讓很多女性朋友所心煩的,因為經期的諸多不便或是痛經往往影響工作和生活的正常安排,而且月經期間要注意的事情也很多,稍不注意就容易出現一些其他病症。經期常見的就是像腹痛、怕冷等症狀,還會伴有一些其他的婦科疾病,如果不太嚴重的話,常會被很多人忽略,等到難忍時才發現事太的嚴重,其實可以通過經期觀察出身體狀況,只要您細心觀察就會發現身體的一些變化和秘密,那麼月經是怎樣透露這些秘密的呢?接下來就帶著大家一起來看看!

首先需要知道什麼是正常的。一般人都知道,正常月經週期為24-35天,平均28天,每次持續時間2-6日。正常月經出血為30-50毫升。但中醫對正常月經的定義則不是如此簡單,除了上述週期特點外,它對月經的色、質、量均有詳細的要求,中醫認為顏色深紅、不稀不稠、不凝結、無血塊,無特殊氣味,另外,月經前後沒有大幅度的情緒波動,也無其它明顯不適才能算正常月經。不符合以上條件的,都可被看做異常。

一、月經週期

首先要知道自己的週期是多少天,月經週期是從每一次月經來的第一天計算到下一次來的第一天。一般週期提前的。如果較正常週期早來7天以上,連續出現2個週期以上的,這種人體質多屬於血熱或氣虛;週期錯後的,是比正常週期延後7天,或40-50天一次的,多為寒、血虛、氣鬱。

二、月經顏色、質地

接著就開始觀察月經的顏色和質地。凡是月經顏色淡、質地稀薄的多跟虛有關,比如氣虛、血虛、脾虛、腎虛、或有痰濕。凡是月經顏色深的多跟實、熱、瘀、堵有關,比如深紅、黯紅、紫紅、紫黑、墨紅,質地粘稠、或有血塊。當然,其中也有例外,比如寒、熱兩種狀態,都分虛、實兩個類型。例如:血熱就還分實熱、虛熱,同是月經顏色鮮紅,但實熱伴月經量多,虛熱伴月經量少。血寒也分實寒,虛寒。實寒的經色暗淡或夾有小血塊,虛寒的色淡或如黑豆汁。

三、月經量

觀察月經特點的還有一個指標,那就是月經的量,但僅憑來的量的多少,是無法確定氣血狀況的。比如來的多,似乎是血很多,但若是量又多顏色又淡,質地又稀呢,卻是血虧的表現。只有來得多,血色很深紅,質地粘稠的才算熱。來的少也一樣,要結合月經的顏色、質地,才能判斷氣血的真實狀況。

四、伴隨症狀

除外月經本身的性質外,月經前後有無頭暈、頭痛、痛經、腹瀉、情緒起伏等等症狀,也可以用來幫助判斷氣血狀況。比如月經前後容易頭暈,是否是血虛?其實很好判斷,觀察月經就可以了。頭暈同時伴隨月經量少,色淡。若伴隨面色蒼白,牙齦舌頭淡,心悸,神疲乏力等症狀則為血虛。若是伴隨胸悶、頭重、食欲差,白帶多,則為脾虛痰濕造成的。 若頭暈,月經量小,色鮮紅,同時會伴心煩易怒、腰膝酸軟,口燥咽幹,顴骨發紅等症狀,則為肝腎陰虛。痛經也可以區分身體虛實,一般月經前或來時痛,不喜歡按揉,月經來後,血塊出來後痛減的為實痛,多由瘀阻造成的,誘因多為肝氣鬱結或受寒。月經若經期痛,經期後疼痛加重的,小腹綿綿不絕,很喜歡按揉或熱敷的,則為虛痛,多由腎虛、氣血虛引起。

您可以根據自己的月經特點,從月經週期、顏色、質地、量與氣味下手,再結合自己全身的狀況,就可以判斷整體的氣血水平了。

通常可以判斷如下:

1、月經週期,45-48天一次 延後 (寒、血虛、氣鬱);

2、月經量 偏少,點滴即淨 (血虛,脾虛,腎虛);

3、月經顏色 淡紅,淺 (血虛,氣虛、脾虛);

4、月經質地 稀薄,無血塊 (血虛,氣虛、脾虛);

5、伴隨症狀,月經後偏頭痛,小腹綿綿作痛,喜按揉。(腎陰虛,肝陽亢);

全身狀況:平日易腰膝酸軟,全身乏力,頭暈,心悸。吃飯食欲差,容易肚子脹,形寒肢冷;

結論:血虛為主,腎、脾兩虛。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有關經期月經和身體疾病密切關係的文章,在座的女性朋友們要特別注意了,經期一定要注意身體保暖,不要吃生冷的食物和冷飲,做好經期防護,切莫貪涼和不規律休息,如果出現在上述的症狀,一定要及時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