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糖尿病足部保健方法都有哪些?

因為現在得糖尿病的人多了,大家可能對糖尿病反倒不那麼重視了,這是因為大家覺得糖尿病是慢性病,常見病,因此不需要過於憂慮,只要注意吃藥就可以了。其實,糖尿病初始雖然症狀不是特別嚴重,但是如果發展下去,各種併發疾病都可能出現,重點就是糖尿病足,所以,知道糖尿病足部保健方法很有必要,儘量避免出現糖尿病足的現象。

據報導,美國所有糖尿病住院病人中,有20%的病人是因為足部感染及其它併發症而住院的,糖尿病患者因足感染而截肢者,占所有非外傷性截肢的25%-50%,所以糖尿病人要注意腳的保健。

糖尿病患者多為中老年人,其防禦能力下降,且雙下肝的皮下脂肪減少,防寒能力減弱,當雙腳受到寒冷的刺激,可引起局部血管收縮。而腳與鼻咽有著密切的聯繫,因此腳受冷後,可反向性地引起鼻咽部血管收縮,使鼻腔內的纖毛活動減速慢,防病能力下降,隱藏在鼻咽部的細菌則趁機活躍,容易患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並可由此而併發支氣管炎、肺炎、心肌炎等。那些伴見慢性支氣管炎等病患者,可以使宿疾加重,甚至發生嚴重後果。

糖尿病患者,多有血管功能不全和神經病變,造成腳的局部血液迴圈障礙、營養障礙和局部感覺遲鈍,局部抵抗力低。日常活動中,難免跌倒、碰撞受傷,下肢皮膚因此發生破損;足部真菌感染形成足癬,常易繼發化膿性細菌感染;老年病人由於手腳不靈便,剪趾甲時,動作不協調,易損傷皮膚,這些常可成為糖尿病人足部感染的原因,且易發展為慢性潰瘍,甚至發生難以控制的嚴重感染或壞疽,有時被迫截肢,或因足部感染擴散到全身細菌進入血液迴圈生長繁殖,產生毒素而引起敗血症,直接威脅病人的生命。

據觀察,腳的溫度一般應保持在28-33℃,這時人體感覺舒適,如果低於22℃,因局部血管收縮,影響全身血液迴圈,就可能出現呼吸系統或心血管系統的不良反應。因此,糖尿病調理中心的專家提醒患者不宜長時間靜坐,根據體質和健康情況,應經常進行體育鍛煉,如散步、慢跑、踢腿、打太極拳、舞劍等,既可改善下肢血液迴圈,增強耐寒能力,又有助於降低血糖;另外要選穿寬鬆的棉鞋或毛皮鞋,經常換洗襪子,保持腳的乾燥;睡前用45℃左右的溫水泡腳10-15分鐘,有助防寒保暖及改善局部血液迴圈;穿防滑性較好的鞋子,小心走路謹防跌傷;患腳癬者積極治療,避免用手撕腳皮和擦足趾止癢,以防皮膚破損而導致化膿性細菌感染。

所以,糖尿病患者在冬季應特別注意腳部的保暖,不能凍傷。可以在睡前用攝氏40度左右的溫水泡腳,改善局部血液迴圈;選擇鞋子時,也要選擇軟硬適度的,避免過緊、過硬。

以上這些糖尿病足部保健方法,大家如果平時能夠多加注意,加上控制糖尿病得當,很可能避免糖尿病足的發生,也可以有效避免其他併發症的出現。當然,如果你家裡有人得了糖尿病,不要過於焦急也不要過於大意,堅持定期治療,長期奮鬥,很多人的糖尿病都保持幾十年沒有發展,堅持還是可以起到很好的控制效果的,關鍵是要多瞭解相關養生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