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土豆食用切塊越大越營養

土豆,大家都熟悉。多數人喜歡燉著吃,最普遍的是現在一些洋速食的薯條。西方人食用土豆尤為廣泛,有些國家更以土豆做為主食而非米飯。他們多是把土豆蒸熟,打成泥,加入各種佐料例如糊椒,鹽等調味料。他們認為土豆能給人補充大量熱能並且含各種微量元素,無論我們怎麼食用它,最主要的是怎樣能將土豆的營狀吸收最大化。盡可能減少營養流失,這就要從土豆的烹調方法入手了。

土豆不僅不會使人發胖,還有愈傷、利尿、解痙的功效。它能防治淤斑、神經痛、關節炎、冠心病,還能治眼痛。土豆含有豐富的鉀元素,肌肉無力及食欲不振的人、長期服用利尿劑或輕瀉劑的人多吃土豆,能夠補充體內缺乏的鉀。高含量的蛋白質和維生素B群可以增強體質,同時還具有提高記憶力和讓思維清晰等作用。夏季沒有食欲的朋友,堅持吃一段時間土豆,一定能收到令你滿意的效果。烹飪過程中,土豆越完整,其營養損失就越少。換句話說,就是土豆絲的營養低於土豆片,土豆片的營養低於土豆塊。

因此,在加工過程中應盡可能保證土豆的完整性,斷面越少,水溶性維生素(如B族維生素、維生素C等)的損失也會更少。蒸土豆是最理想的烹調方式,研究顯示,土豆在蒸熟後維生素C、多酚類植物素、蛋白質等營養素損失極少,保留率在80%以上;碳水化合物、礦物質、膳食纖維基本沒有損失,其中的澱粉顆粒還能得到充分糊化,使它在體內更容易被消化分解,降低胃腸負擔。帶皮蒸制的整個土豆營養損失更少,是最佳吃法。若蒸熟後壓成泥,口感酥軟,更適合老人和孩子。

除了土豆的烹調方法與土豆的營養大小有著很大的關係,那麼土豆的切法也非常重要。這就是為什麼說蒸土豆是最好的土豆烹調方式。保留了土豆的最原始的營養元素,當然蒸土豆的味道非常單一,土豆切塊的烹飪方法就顯得更容易被大眾接受,因此,建議大家食用土豆時切塊越大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