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幼兒如何預防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作為春夏常見多發的傳染病之一,主要"偷襲"對象多為兒童,尤其是5歲以下嬰幼兒。通常是由多種腸道病毒所引起的傳染病。一般來說手足口病症狀較輕,若無併發症,大部分病例一周就可以痊癒,對於嚴重者,一般先採取隔離,輔助一定藥物治療,但目前缺乏很好的治療藥物。在這裡要提醒家長科學防範手足口病。手足口病通常前期症狀不明顯,多數發病突然,在手、足等部位出現皮疹,持續高溫等。

清潔衛生是關鍵

“其實,手足口病並不可怕,家長不必驚慌。”劉富強博士解釋,春季病例開始多發,主要與溫暖、潮濕、多雨以及氣候變化等因素有關,雖然目前還沒有相關疫苗,但只要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是完全可防可治可控的。

由於手足口病傳播途徑多,大多數患者症狀輕微,成人感染後多不發病,但能夠傳播病毒,做好個人衛生是降低這個隱形“殺手”危害的關鍵。例如,飯前便後、外出後大人、小孩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不要讓兒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觸患病兒童;看護人(家長、保姆)接觸兒童前,尤其是給兒童餵食前,替幼童更換尿布、處理糞便後均要洗手,並妥善處理汙物;嬰幼兒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後應充分清洗;玩具應定期清洗、消毒,並避免幼兒將其放入口中咬弄。

疾病流行期,不宜帶兒童到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家裡要經常通風,勤曬衣被;每天晨起檢查孩子皮膚(主要是手心、腳心)和口腔有沒有異常,注意孩子體溫的變化。

總結起來,預防措施就是“洗淨手、喝開水、吃熟食、多休息、勤通風、曬衣被”。

【警惕】重症多為1至3歲幼兒

雖然絕大部分手足口病患兒症狀輕微,但少部分病例會發展成重症病例。根據資料表明,重症病例的發病年齡主要集中在1~3歲,患兒一旦轉成重症病例,則病情進展迅速,如不及時救治,很可能危及生命。部分重症病例皮疹稀少,不容易診斷為手足口病。

專家提醒,家有手足口病患兒的家長,應密切關注孩子的病情變化,可使用布洛芬退熱藥,一旦孩子出現以下症狀之一:持續高熱不退;皮膚蒼白、濕冷;呼吸、心率明顯增快;精神差、嗜睡、易驚、煩躁不安、嘔吐、抽搐、肢體抖動或無力;高血壓或低血壓;或實驗室檢查顯示孩子外周血白細胞計數明顯增高;有高血糖,則應立即送孩子到有條件的大醫院搶救治療,決不能延誤時機。

【應對】托幼機構是“主戰場”

托幼機構一直是抵禦手足口病的“主戰場”。托幼機構必要時進行午檢和晚檢,重點查看有無發熱及皮疹的情況。指定專人或兼職教師負責本單位內傳染病疫情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因病缺勤等健康資訊的收集、匯總與報告工作。一旦發現有發熱、皮疹等不適症狀的患兒後,立即通知患兒家長,及時送醫院進行診治,多例手足口病病例發生時應立即向屬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同時向屬地教育行政部門進行報告。

保育員、教師要保持手部清潔,並指導兒童養成正確洗手的習慣。每天對校園進行消毒處理。

一旦發現手足口病患兒,要立即對其所在班級物品進行消毒。用500毫克/升含氯消毒劑溶液擦拭消毒;書籍要拿到陽光下暴曬;衣、被單在陽光下暴曬或煮沸20分鐘,或用500毫克/升含氯消毒劑浸泡30分鐘。

3月,乍暖還寒,是很多疾病的高發期。對於嬰兒,家長要特別注意,因為暫時不會講話,可能造成家長不能及時發現。具有一定傳染性,傳播方式有很多,例如唾液、玩具等。預防的關鍵是衛生,看護人員接觸孩子之前要先消毒,對生活用品、兒童玩具每日定時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