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帶孩子看病前的準備

現在很多剛當上爸爸媽媽的年輕人,也沒有帶孩子的經驗每當孩子生病的時候,就抱著孩子馬上去醫院了,到醫院需要拿相關的證件,可是爸爸媽媽什麼也沒有拿,這樣的話就要返回去繼續拿,從而耽誤了孩子的治療時間,那麼在這裡呢我給大家說一下,如果孩子生病了,需要去醫院,我們應該準備些什麼?而且去醫院的時候,應該和醫生溝通些什麼?

看病時一定要告訴醫生孩子的年齡,如幾歲幾個月,如果孩子不足一個月,要告訴醫生孩子生了幾天,甚至幾小時、幾分鐘,這對醫生判斷疾病很有意義。三歲到學齡期的孩子最好要準確到月,年齡用周歲,因為不同年齡得的病不一樣。比如兩歲以內的孩子呼吸道、腸道疾病多見,那麼醫生在問診發燒的孩子就會兼顧問到孩子有沒有咳嗽、流鼻涕、鼻塞等呼吸道症狀或拉肚子的胃腸道症狀。而7歲的孩子出現拉肚子的情況就比較少,更多的是扁桃體炎,那麼醫生就會問孩子是否有咽痛的症狀。另外家長最好能給醫生提供孩子的體重,這對醫生開藥有幫助。

別隱瞞病史

家長還要告訴醫生孩子過去常見的疾病,特別是發燒時有沒有抽筋。如果半歲到五歲的孩子發燒時抽筋過,醫生在開藥的時候就會注意用一些預防抽筋的藥。另外孩子如果有一些慢性病史,例如支氣管哮喘病、先天性心臟病、腦癱等資訊要儘量提供給醫生。例如有慢性腎臟病的孩子感冒了,醫生開藥時會給他們用對腎臟沒什麼毒性或毒性較小的藥。

孩子如果有用藥過敏一定要告訴醫生,最好有醫生做過皮試陽性的證明單子,因為有些醫生不放心會讓孩子再做一次皮試。

準確講述病情

要告訴醫生孩子發病時的主要症狀和伴隨症狀。主要症狀包括何時發病,發病幾小時、多少天,有的疾病則要精確到分鐘。例如抽筋,如果孩子抽筋時伴隨發燒,最常見的就是顱內感染,顱內壓會增高,引起腦疝,就難以搶救,所以抽筋的時間要求很準確。

有些家長在描述孩子發燒情況時不斷重複,反而浪費醫生時間,對醫生診療並沒有幫助。正確的做法應告訴醫生孩子發燒的最高溫度,吃了什麼退燒藥,服用多久後退燒或無法退燒就可以了。

看病時帶什麼

帶孩子二次就診,家長要將前次就診的檢查單、化驗單和處方帶上,以便醫生查看。如果孩子住過院,就診時應把疾病診斷書、檢查單、化驗單、出院小結、病情檢驗單帶上。特別是下級醫院到上級醫院轉診的孩子,可以幫助醫生儘快做出診斷,還可避免重複檢查。

家長在每次看病後都要保管好孩子的病歷卡,卡裡記載著孩子的病史和化驗資訊。另外卡裡留一些夠掛號的錢,以免排完長隊輪到自己時發現沒錢掛號,又得重新掛號排隊。

我們帶孩子看病的時候一定要做好充足的準備這樣的話也不會耽誤事,而且孩子也能在最早的時間看上病,這樣的話也不耽誤到孩子的病情,而且還是不舒服的時候,家長平時要帶孩子去看醫生,不要私自亂用藥物因為我們並不是醫生,並不知道孩子是因為什麼而發生病情了,問要我的話可能會加重孩子的病情,這樣的話也給孩子身體造成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