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孩子的大便可以看出孩子的身體狀況

現在很多剛當上,媽媽的人不知道該怎麼給孩子進行護理?而且有的時候孩子生病了,也是非常的著急,但是我們可以從日常的生活中觀察一下孩子的便便,因為從地面的顏色可以看出來孩子是怎麼回事,不要輕視我們善於觀察,那麼孩子,如果出現情況的話我們就會馬上發現,這個時候及時的採取措施,那麼寶寶就不會出現什麼大的疾病,那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下吧!

正常的臭臭是這樣的

寶寶剛出生12小時至3天內,會排出深綠色或墨綠色的糞便,黏稠無臭味,這是正常的胎便。如果媽媽的奶水充足,2~3天后寶寶的胎便就可轉為普通嬰兒的大便;

母乳餵養的寶寶,每天會拉臭臭2~4次,呈黃色或金黃色軟膏狀,有酸味但不臭,有時有奶塊,或微帶綠色。有時寶寶大便次數較多,每日4~5次,甚至7~8次,但如果精神好,能吃,體重不斷增加,也是正常現象,添加輔食後,大便次數就會減少;

用牛奶或羊奶餵養的寶寶,大便呈淡黃色或土灰色,均勻硬膏狀,常混有奶瓣及蛋白凝塊,比母乳餵養寶寶的大便幹稠,略有臭味,每日1~2次;

當母乳不足,給寶寶添加牛奶及澱粉類食物時,寶寶的大便會呈黃色或淡褐色,質軟,有臭味,每日1~3次。如加喂蔬菜後,在嬰兒大便中可能看到綠色菜屑,這不是消化不良,多喂幾天就好了,不必停喂。

以上都屬於寶寶正常的臭臭,需要注意的是,寶寶臭臭的顏色、氣味等還受添加輔食、服用藥物等因素的影響,應該與異常臭臭注意區別。

異常臭臭是這樣的

顏色異常

如果出現以下臭臭顏色異常,應及時帶寶寶看醫生:

帶有膿血;

呈果醬色或紅色;

淡黃或近於白色;

發黑。

次數異常

新生兒出生超過24小時仍無胎便,就應檢查有無肛門閉鎖等先天畸形;

大便幾天一次,幹硬難以解出,是便秘的表現。多為天熱、飲水過少及纖維素食物過少所致。在判斷寶寶是否便秘時,臭臭兒的性狀比次數顯得更為重要。有時大便次數正常,但糞便幹硬,不易排出,每次量少,呈顆粒狀的也屬於便秘,有這種情況的寶寶應比2~3日一次大便但性狀屬正常的寶寶給予更多的關注;

寶寶臭臭次數增多,變稀,發出酸臭味,或夾雜少量食物殘渣,可考慮寶寶可能患腹瀉。可能是寶寶食用太多含澱粉量高的食物,或進食過多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食物,或食物烹調不當、加熱不夠,或進食油膩過多,反復消化不良。

味道、形狀異常

臭臭太臭,可能是蛋白質吃得太多,消化不良,剛從母奶換牛奶時會有此現象;

臭臭多泡沫、呈油狀、有凝塊等,是寶寶對糖、脂肪、奶消化不完全,減少食量可緩解。

家庭護理Tips

便秘

可用用米湯沖調奶粉;

在兩次餵奶間喂新鮮果汁或白開水,一日可增喂2~3次

適當增加水的量或減少奶粉的量;

減少配方奶的攝入量,增加輔食的量,但要按照輔食添加原則來做;

訓練寶寶每日定時排便的習慣。

腹瀉

適度減少或暫停加糖的甜食、澱粉含量高、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

進食應定時定量;

飲食以濃縮魚湯或魚肉米糊為佳。

所以說平時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注意好觀察寶寶,因為寶寶的不舒服是從大便裡面可以表現出來的,而且吃著奶的孩子也是要給孩子喂些水的,不要認為哪就是睡,孩子還是會口渴的,而且平時的時候不能夠缺水,如果孩子身體裡面確實可能就會上火,這樣的話對孩子的健康才是最好的!一起去關注一下孩子的健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