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春季不生病的養生小常識

隨著春節過去,春姑娘的到來,溫度升高了,天色也漸漸地暖和起來了。這個時候也是各種細菌蠢蠢欲動的時節。有些生活習慣不容忽視,人們必須多家防範,多多引起對春季養生的重視。怎樣才能在一年的開始為自己的身體打下健康的基礎呢?衣、食、住、行,每一樣都該注意什麼?那麼,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揭開春季不生病的秘訣吧!

1排毒喝花茶

早上喝杯淡鹽水,能利小便、助排毒。血壓偏高的人,可以換成溫開水;血糖不高的人,就來杯蜂蜜水,同樣有效。春天講究喝春茶,不管是綠茶還是花茶,都能起到排毒、提神養氣的作用。特別是茉莉花茶,氣味芳香,提神效果更好。

2晨練拉拉筋

古人提倡在春天晨練,他們認為這是一年四季中鍛煉效果最好的時期。適當抻拉韌帶確實有助身體氣血暢通,甚至可起到祛痛和排毒的效果。春天要養肝養膽,所以鍛煉時,不妨順便拍打一下兩肋外側。這裡是中醫所指的肝膽區,以掌心適度拍打,可通暢氣血經絡,達到養肝養膽之效。

3、飲食酸甜口

唐代孫思邈《千金方》記載,春季飲食宜“省酸增甘”,因為春天吃過多酸性食物會使肝火過旺,從而損傷脾胃,應多吃些性溫味甘的食物以助消化,如糯米、南瓜、大棗、山藥、銀耳等。從另一個角度說,在五臟和五味的關係中,酸味有收斂作用,不利於陽氣的生髮和肝氣的疏泄,吃得太酸就會損傷陽氣。但所謂少酸多甜也只是個相對概念,不能走極端,更好的方法是,多吃點酸甜口味的東西,水果、飲料均可,更有助於平衡體質,如草莓、柳丁、獼猴桃可適當多吃。重點推薦枸杞菊花泡水,能養肝明目。此外,蜂蜜也是春天一大補品,除了喝蜂蜜水外,還可以在熱牛奶中分別兌上一勺燕麥和蜂蜜,口味更好。

春吃四種菜:

1豆芽防口幹唇燥。

春天氣候乾燥,容易出現口幹唇燥等口角炎症狀。春天是生髮的季節,按照“天人合一”的原則,同樣具有生髮之氣的芽類蔬菜,很適合春季食用。比如,豆芽、豆苗、春筍、蒜苗、芽菜等,特別是豆芽味道鮮美,是滋養潤燥、清熱解毒的好選擇。無論是黃豆芽還是綠豆芽,跟原豆相比,它們的維生素含量增加,礦物質利用率提高,並且蛋白質和多糖更易吸收。從中醫的角度來說,開春吃豆芽,能幫助五臟從冬藏轉向春生,有利於肝氣疏通、健脾和胃。

2薺菜能補鈣。

眼下,雖然還沒真正回暖,但最耐嚴寒的薺菜卻已經上市了。薺菜營養豐富,其維生素C、類胡蘿蔔素以及各種礦物質含量較高,特別是其含鈣量接近同等品質牛奶的3倍。薺菜還有一定藥用價值,傳統醫學認為它可用於輔助治療痢疾、腸炎、胃潰瘍等疾病。

3萵筍抗過敏。

萵筍又叫“春菜”,含豐富的維生素、鈣、鎂、膳食纖維等成分。日本研究發現,萵筍中的某種物質可以抵抗春季因過敏而引發的鼻炎,能夠緩解過敏病人的痛苦。

4韭菜提高抵抗力。

韭菜、生薑、雞湯有助養陽,春季可以多吃點。韭菜以初春時節品質最佳,其富含膳食纖維,可促進腸道蠕動,有效預防習慣性便秘和大腸癌的發生,故有“洗腸草”之稱。韭菜性溫,在春季吃可以固陽氣,提高人的免疫力,特別是平日手腳冰涼的人不妨多食用韭菜。韭菜的吃法很多,韭菜炒雞蛋,或者韭菜炒瘦豬肉都是不錯的選擇,但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吃韭菜,口舌生瘡、咽幹喉痛及肝火旺盛的人最好少吃。

5太陽下梳頭

春季要養陽,所以應多曬太陽,特別是早起的時候,邊曬太陽邊梳頭,或者按摩頭頂的百會穴,能幫助人增加陽氣,滋潤五臟。春天還要養肝,而“肝開竅於目”,所以,養好眼也能護肝。

與此同時,小編也建議大家多做全身運動,多曬太陽,多做眼部運動,避免紫外線的直射。同時多做眼珠運動,上下左右轉動,每天貴在堅持。大家還可以每天用清水細細眼睛周圍、輕輕按揉眼部周圍,做眼睛保健操。總而言之,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只要大家多多注意以上所述的注意事項,不僅春季不會生病,而且健康還會伴隨您度過每一個春夏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