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為了孩子請父母不要再嘮叨了

在生活中有的父母真的特別愛嘮叨,成天到晚的說個不停,嘮叨其實就是一種抱怨,總是抱怨這抱怨那的,還很願意數落別人。可以說,家長的嘮叨就是傷害孩子的一把刀,這一刀下去孩子脆弱的身心就會受到無盡的傷害。假如孩子有一天受不了你的嘮叨,恐怕就會做出一些驚人的舉動來。所以說,家長如果為了孩子好的話,請改掉嘮叨的不良習慣。

1 父母嘮叨,是採取了跟不上孩子發展節奏的教育方式。

當父母遇到孩子的問題,或是認為孩子一定要記住的事情,如果多次進行重複,這對已有自我概念的孩子來說,等於忽視孩子的感受和他們面子。過時的教育方式不會有什麼效果,不僅自己白費口舌、勞而無功,還必然引發孩子的負面情緒,或出現家長眼中的“不聽話”。

2 父母的嘮叨,會使孩子失去傾聽。

在許多時候,家長看到孩子的問題,往往是孩子天性的表現,不全是錯誤。如果家長不給孩子解釋的機會,而是自己不停的說,那孩子哪怕有滿腹的話,在這種情況下也說不出來。就算孩子說出一些,家長反以為是孩子狡辯。所以,人有兩個耳朵和眼睛,卻只有一張嘴,就是要大家多看、多聽、少說話,還有會聽!

3 父母的嘮叨,會使孩子產生不自信。

嘮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不信任和帶有指責的表現,是家長不善於控制自己的情緒,將自己的期望和不滿情緒發洩到孩子身上。長此以往,父母的不自信就傳遞給孩子,他們會承受巨大心理壓力,嚴重的會使孩子產生不自信。當孩子的負面情緒積累過多,還會影響到孩子的性格和人格的發展。

4 父母的嘮叨,會使親子溝通出現斷裂,孩子失去對家的眷戀。

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屬品,嘮叨不僅傷害親子關係,也使父母的焦慮和壓力延伸到了孩子身上。如果家長還像小時候那樣管教孩子,只能加深親子關係的裂痕。於是,本來應該成為避風港的家,在孩子眼裡反成為“風暴”中心。等到了青春期,孩子會發生“出走”現象。

我們說為什麼現在有的孩子缺乏一種責任感,原因並不是因為孩子自身,而是受到了家長的影響。當然家長如果沒有責任心的話,很難教出一個有責任心的孩子來。但是,常常愛嘮叨的家長肯定會培養出一個沒有任何責任感的孩子來,因為孩子的逆反心理很強。天天這麼嘮叨的話,孩子就會越來越懶惰、散漫,很難用心去做事,自然也就不願意承擔任何的責任了。